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二阶段.克里沃罗格方向的致命一击(1月21日–2月5日)
经过短暂的调整和重新部署,苏军将他们真正的“杀手锏”,亮了出来。
马利诺夫斯基指挥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将方面军中最精锐的装甲力量——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第4近卫机械化军,秘密地集中到了突出部的北翼。他们的目标,不再是与德军在防线上进行拉锯,而是要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从北面,狠狠地切入德军防线的侧后方,直取重要的工业城市——克里沃罗格。
其战术意图非常明确:一旦占领克里沃罗格,就等于切断了其与南面尼科波尔之间的联系,从而将整个突出部内的德军主力,分割包围。
1月25日拂晓,在克里沃罗格方向,苏军的炮火,再次发出怒吼。紧接着,数百辆T-34坦克,在坚硬的冻土上,以惊人的速度,向着德军防御相对薄弱的侧翼,楔入进去。
德军的防线,被这记突如其来的重拳,打得晕头转向。曼施坦因紧急将手中最后的机动预备队——第23装甲师,火速调往克里沃罗格方向,试图堵住这个巨大的缺口。甚至连正在其他地区休整的党卫军“维京”师的一部分,也被紧急派来增援。
然而,德军的这些零星增援,在苏军强大的装甲洪流面前,显得杯水车薪。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双方围绕着克里沃罗格的外围高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苏军的坦克部队,与德军的装甲预备队,反复地进行着冲锋与反冲锋。苏军的工兵部队,则在刺骨的冰雪之中,冒着炮火,搭建浮桥,以保障后续的坦克和重炮,能够顺利地渡过沿途的河流。
最终,苏军凭借着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成功地攻占了克里沃罗格外围所有的制高点。城内的德军,被迫放弃外围阵地,将防线,全部压缩到了市区之内,准备进行最后的巷战。
第三阶段.尼科波尔侧翼的瓦解(2月上旬)
克里沃罗格方向的成功突破,立刻引发了连锁反应。
在突出部南段,坚守在尼科波尔地区的德军部队,突然发现,他们的后路和补给线,已经被从北面杀来的苏军,彻底切断了。他们,已经陷入了南北夹击的绝境之中。
由崔可夫将军(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英雄)指挥的苏军第8近卫集团军,和第46集团军,趁势加大了从正面和南翼的进攻压力。
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霍利特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