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腰深的海水里),然后立刻掉头,全速返航,争取在天亮之前,逃出亨德森机场美军飞机的攻击范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在夜间高速穿梭、来去如风的日本驱逐舰,被那些既痛恨又有点“佩服”的美国大兵们,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绰号——“东京快车”。
这“东京快车”虽然在短时间内,确实成功地向瓜岛运送了数以万计的兵员,但也存在着致命的缺陷。驱逐舰毕竟不是运输船,空间有限,根本无法运载坦克、重炮、卡车这些重型装备,也无法携带大量的粮食和弹药。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岛上的日军兵力虽然越来越多,但他们的火力、机动性和后勤保障水平,却越来越差。很多日本士兵,刚从“快车”上下来,连口热汤都还没喝上,就得背着几天的口粮和少得可怜的弹药,一头扎进那片湿热、泥泞的丛林里,准备去“攻占机场”了。
接替一木清直、负责指挥这次新的瓜岛总攻的,是日本陆军的川口清健少将和他指挥的“川口支队”(主要是第35旅团的骨干)。这位川口将军,也算是个在南洋战场上打过几场胜仗的“悍将”。说起来,川口这个计划,跟之前那个在一木支队身上栽了大跟头的一木清直,思路简直是如出一辙,都是迷信‘夜袭’和‘白刃’的威力,都是想靠着‘大和魂’的精神力量,一举冲垮美国人的防线。可惜啊,他似乎并没有从田纳鲁河边那几百具堆积如山的尸体上,吸取到任何有用的教训。他还是想用同样的钥匙,去开一把已经被换了锁芯的锁。他向拉包尔的第17军司令部打包票,一定会在9月中旬,拿下亨德森机场,为天皇陛下献上一份“中秋大礼”。他的命令,也同样充满了日本式的狂热和不容置疑:“只准前进,不许后退!”
夜袭迫近:川口支队的“九月攻势”展开
为了能给美军来个“出其不意”,川口清健决定,不从正面进攻亨德森机场,而是率领他的主力部队(约6000人),从南面,穿越那片被认为是“无法通行”的、茂密得连太阳都照不进来的原始丛林,对机场南侧那条看似防御薄弱的山脊,发动一次致命的突袭。
这个计划,听起来倒是挺有“奇兵”的范儿。可川口严重低估了瓜岛丛林的恐怖。他的士兵们,在没有向导、缺乏地图、还得拖拽着山炮和重机枪的情况下,在那片藤蔓缠绕、泥泞不堪、毒虫肆虐的“绿色地狱”里,艰难地跋涉了几天几夜!很多士兵因为迷路、饥饿、疾病或者劳累过度而掉队,整个部队在发起进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