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岩塔影藏天机,青瓷秘宝现人间
公元961年,北宋王朝刚刚建立两年,江南大地在历经五代十国的动荡后,正逐渐恢复生机。此时的苏州虎丘山上,一座八角七层的砖塔正在紧张施工中。工匠们将最后一块塔砖砌入塔身时,或许不会想到,这座后来被称为云岩寺塔的建筑,将在千年后因一件神秘瓷器的出土而名震天下。
这座塔的建造者是吴越国的钱氏家族。作为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最强大的政权之一,吴越国以崇佛着称,境内寺院林立,佛塔遍布。云岩寺塔正是钱氏家族为供奉佛祖舍利而建,其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堪称江南佛塔之冠。在塔的第三层天宫中,工匠们放置了一批珍贵的佛教文物,其中就包括一件后来被誉为“天下第一秘色瓷”的莲花碗。
关于秘色瓷的起源,民间流传着许多神秘传说。有人说它是越窑工匠在烧制青瓷时,偶然得到了仙人指点,才烧制出这种“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绝世佳品;也有人说它的釉料配方来自西域高僧,融合了佛教密宗的神秘力量。这些传说虽然充满奇幻色彩,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秘色瓷的稀有与珍贵。
从历史记载来看,秘色瓷的出现与唐代越窑的兴盛密切相关。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写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生动描绘了秘色瓷的釉色之美。五代时期,吴越国钱氏家族将越窑收归官办,专门烧制秘色瓷作为贡品,供奉给中原王朝和佛教寺院,严禁民间使用,这使得秘色瓷的神秘色彩更加浓厚。
云岩寺塔中的莲花碗,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瓷器,更是吴越国与中原王朝政治联姻、文化交流的见证。据《吴越备史》记载,钱氏家族曾多次向中原王朝进贡秘色瓷,以换取政治上的支持和庇护。而云岩寺塔中的莲花碗,很可能就是其中一批贡品的余留,被虔诚的信徒供奉在佛塔中,祈求国泰民安。
二、青瓷一朵凝秋水,千峰翠色映佛心
秘色瓷莲花碗通高13.5厘米,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绽放在云岩寺塔的天宫之中。碗高8.9厘米,口径13.9厘米,直口深腹,矮圈足,外壁饰三重浅浮雕莲瓣纹,每片莲瓣都线条流畅、层次分明,仿佛能感受到工匠雕刻时的专注与虔诚。
盏托高6.6厘米,口径14.9厘米,底径9.3厘米,形状如豆,上部为翻口盘,刻划双钩仰莲两重,下部为外撇的圈足,饰浮雕覆莲二重。碗与盏托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