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金棺表面用錾刻工艺装饰着精美的花纹,每一道纹路都展现着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塔刹是宝幢的最高部分,由相轮、火焰珠和仰月组成。相轮共有七层,每层都用金银丝缠绕,上面镶嵌着各色宝石;火焰珠位于相轮顶端,由红色宝石制成,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焰;仰月则是一个月牙形的装饰,用白玉制成,洁白温润。整个塔刹的设计既符合佛教的象征意义,又展现了北宋时期高超的金属工艺水平。
从材质上看,真珠舍利宝幢的制作可谓是极尽奢华。4万颗珍珠如同夜空中的繁星,点缀在宝幢的各个部分,这些珍珠大小均匀,色泽光亮,经过千年时光的洗礼,依旧保持着迷人的光泽。水晶、玛瑙、琥珀等宝石被巧妙地运用在装饰之中,水晶的通透、玛瑙的斑斓、琥珀的温润,与珍珠的光泽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金银丝则被用来编织、缠绕,制作出各种精美的花纹和图案,金银的光泽为宝幢增添了一份庄重和华贵。
在工艺技法上,真珠舍利宝幢更是集北宋时期多种特种工艺之大成。玉石雕刻工艺被用来制作须弥座上的神兽和莲瓣,工匠们巧妙地利用玉石的天然色泽和纹理,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形象;金银丝编制工艺则在塔刹和佛宫的装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细如发丝的金银丝被编织成各种复杂的花纹,展现出工匠们高超的技艺;珍珠镶嵌工艺更是令人叹为观止,4万颗珍珠被精准地镶嵌在宝幢的各个部位,排列整齐,间距均匀,仿佛是用尺子丈量过一般。
三、地宫开启惊天下,考古发现揭谜团
1978年的那个夏天,当苏州博物馆的考古工作人员接到报告,赶到瑞光塔时,眼前的景象既让人兴奋又让人紧张。三个孩童发现的砖龛下方,是一个尘封千年的地宫入口。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清理着入口处的砖块和泥土,随着最后一块砖被移开,一束微弱的光线射入地宫,映出了石函的一角。
地宫的发掘工作严谨而细致。考古人员首先对地宫的结构和周围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测量,然后才开始打开石函。石函呈长方形,由整块青石板雕刻而成,上面刻有“大中祥符六年四月十八日记”的字样,这一发现为确定宝幢的制作年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当石函被缓缓打开时,一件覆盖着丝绸的器物出现在众人眼前,轻轻揭开丝绸,真珠舍利宝幢那璀璨的光芒瞬间照亮了整个地宫,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惊叹不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宝幢出土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