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的神经修复方程式重叠。当两组数据在全息屏上呈现出73%的结构吻合度时,实验室里响起压抑的抽泣声。
五年的认知迷雾,终于透出第一缕曙光。泽娜激动地看向马洛克,马洛克也紧紧握住她的手,给予她最坚定的支持和鼓励。
泽娜的轮椅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急速转向数据墙,她枯瘦的手指几乎是颤抖着点向全息投影:“指挥官在贝塔2行星采着的那水母,能把恒星辐射“唰”一下变成生物电。但这可不是简单的能量转换啊,人家是靠引发量子共振,在微观层面上把能量整个儿重塑了!”
随着她的操作,水母半透明躯体中闪烁的能量脉络,与厄兰蒂斯文明反物质电池的核心结构图缓缓重叠。当两组数据的吻合度数值攀升至73%时,实验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维克斯扯着胸前的输氧管想要起身,褶皱的脖颈因用力涨得通红。
泽娜颤抖着抓住轮椅扶手,银发下的面庞泛起病态的潮红。
马洛克布满老年斑的手指着投影,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久违的光芒。
在二级宇宙文明的认知中,能量转换遵循严格的质能守恒定律,且必须依赖复杂的物理设备。然而“贝塔2”水母的特殊能力,实则打破了这一常规——它们利用量子涨落引发的量子共振,将高能辐射“震荡”成生物可利用的电能。
这种现象与厄兰蒂斯文明反物质电池中“通过操控量子共振实现能量形态转换”的理论不谋而合,揭示了三级文明生物科技与物理法则深度交融的本质。
量子涨落是指在空间任意位置对于能量的暂时变化,在二级文明的认知中,这种涨落是难以控制和利用的。
但“贝塔2”水母的细胞膜具备特殊的量子共振结构,能够捕捉并放大这些涨落,通过引发局部的量子共振,将高能辐射的能量在微观层面进行重新排列和转化,最终以生物电的形式输出。
这一过程与厄兰蒂斯文明反物质电池中通过操控量子共振来转换能量形态的原理一致,为团队在能量转换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马洛克激动得打翻了身旁的药瓶,药片散落一地也浑然不觉:“要是把藤蔓的量子重组法子嵌进水母的能量共振模子,再用量子拓扑学搭个统一的框架……说不定咱们能琢磨出点啥门道来!”
他的声音被林轩骤然响起的金属脚步声打断。只见指挥官的机械身躯周身泛起数据流的蓝光,实验室所有量子计算机同时启动,穹顶瞬间亮起百万条数据光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