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来了,干爹。”
赵欣梅这声“干爹”叫得自然流畅,关响是她弟弟,也是她父亲的学生,有了这层关系,旁人也无话可说。
李建设打开后备箱,心想自己并不打算让赵欣梅考大学,衣食无忧,何必多此一举学那些知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再说几年后的大学环境早已大不相同,里面斗争激烈,学生们大多想出国深造。
到了 ** 后,又都想着去做助教,因那里的补贴比国内丰厚许多,看似光鲜,实则生活艰难。
不过他正等着投资“新东方”的成东青,这位是北大的学弟,“新东方”未来市值高达两千多亿。
他并不贪婪,只要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躺着就能赚上千亿,先富带动后富。
“把这个包送给周蓉。”
李建设从后备箱拿出一个大背包,虽不起眼,但一上车就会发现它比普通的行李袋或箱子方便得多。
那时也有木头箱子,有人读大学时,提着箱子走上千公里路,累得够呛。
“好嘞!”
赵欣梅早就知道周蓉的住处,在小平房拐角的那间房子里,她立刻背起包去了。
“笃笃!”
“周蓉,还认识我吗?”
“你是赵欣梅,你怎么回来了?”
周蓉在屋里等着李建设,却等来了以前的知青。
“我和干爹一起来的,**爹就是李建设,他让我给你带东西。”
赵欣梅进屋放下背包,还挺沉的。
周蓉上前帮忙,惊讶地问:“李建设是你干爹?以前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我是路上才知道你是**爹的笔友。
**爹的大儿子关响,是我父亲的学生,我们两家很熟,所以认了干亲。”
1978年
赵欣梅这话不知对多少人解释过,早已轻车熟路。
“原来如此!”
周蓉仍有些腼腆,毕竟赵欣梅与她年纪相仿,竟是李建设的干女儿。
“赵欣梅,你回城后干啥呢?”
周蓉将包袱搁在一旁,此刻也不便打开查看。
“在丝绸店工作,**我爹曾在那里当私方经理。”
赵欣梅也是到那儿后才知晓,干爹真的很厉害。
“私方经理?李建设不是大学生,不是在轧钢厂上班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