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势力,夺回之前在与晋国对峙中的劣势地位。
而楚国那边,虽缓出兵援郑,但实际上楚军只是虚晃一枪,没有和晋军交战。但一直密切关注着晋国内部的变化,盘算着如何从中渔利。晋景公察觉到国内的不稳定和外部的潜在威胁,忧心忡忡。他试图重新掌控朝政,削弱六军主帅的权力,却遭到了各方的抵制。
而赵氏掌握了六军一半的领导权。赵氏在晋国影响力很大,一直参入晋国的政治决策,晋景公决定,就拿赵氏开刀。晋景公暗中谋划,开始搜集赵氏的罪证。他先是利用朝堂上与赵氏有矛盾的大臣,让他们在公开场合弹劾赵氏的一些小过错,以此试探朝堂反应。
同时,他秘密指使亲信调查赵氏是否有勾结他国、谋逆等大罪。赵氏一族察觉到晋景公的意图后,家主赵朔召集族人商议对策。一部分人主张直接起兵反抗,以武力对抗晋景公;而赵朔则认为应先保持克制,通过与晋景公沟通解释来化解误会。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晋景公突然发难,以赵氏私通楚国、意图谋反为由,下令将赵氏满门抄斩。一时间,赵氏府邸血流成河。但有一个意外出现,赵朔的妻子庄姬是晋成公的姐姐,怀有身孕,她逃进了宫中避难。
晋景公虽一时得势,但此举也引起了朝堂上一些正直大臣的不满,大夫韩厥说:“赵氏先祖赵衰、赵盾是晋国的功臣,怎么可以断绝他们的香火,这也太过分了。”
晋国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动荡,晋景公为了平息矛盾,就立赵氏的庶子赵武为赵氏继承人,又封给赵武城邑,延续赵氏香火。
晋景公到了晚年,晋国内忧外患不断,搞的景公疲惫不堪,常常疑神疑鬼。晋景公十四年,梁山出现了山崩。晋景公坐卧不宁,总担心有什么大事发生。便咨询大夫伯宗,伯宗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不值得大惊小怪。
晋景公表面上认同了伯宗的话,但心中的忧虑却丝毫未减。此时,鲁国等国的联盟越发紧密,不断在边境制造摩擦,让晋景公头疼不已。而朝堂上,虽然立了赵武为赵氏继承人,但六军主帅之间的矛盾依旧尖锐,权力争夺从未停止。
就在晋景公焦头烂额之际,楚国突然派使者前来,声称愿与晋国修好,共同对抗鲁国联盟。晋景公心中疑虑重重,不知楚国此举是真心还是另有阴谋。然而,面对当前内忧外患的局面,他也不得不考虑楚国的提议。
在与大臣们商议时,有人认为楚国不可信,应继续加强自身防御;也有人觉得可以借此机会分化鲁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