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景公成为诸侯长,在诸侯中很有威望,时间久了,便有些傲慢。晋景公十三年,鲁成公去晋,拜见晋景公,晋景公很是不礼貌,鲁成公很气愤的离开了晋国。
鲁成公回到鲁国后,越想越气,便与大臣们商议对策。大夫季文子进言:“晋虽为诸侯长,然主公此番受辱,不可就此罢休。可联络齐、卫等国,共同抗晋,以彰我鲁国之威。”鲁成公点头称是,遂派使者前往各国。
齐顷公本就对晋国的霸权有所不满,见鲁国使者前来,当即表示愿意结盟。卫定公也觉得晋国傲慢无礼,便也加入了联盟。三国很快达成一致,准备联合起来对抗晋国。
晋景公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怒,他没想到鲁成公竟敢联合他国与自己作对。他召集大臣们商议,决定出兵讨伐鲁国。一场大战一触即发,中原大地又将陷入战火之中,而晋景公的傲慢,也付出惨痛的代价。
晋景公与大臣商议好了,准备攻打鲁国。一个突发事件,不得不让晋景公改变了了主意。原来郑国虽然与晋结盟,却与楚国藕断丝连,为楚国提供晋国情报,并想有朝一日,推翻晋国。
晋景公得知郑国此举,意识到若此时攻打鲁国,郑国很可能会联合楚国在后方发难,让晋国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于是,晋景公紧急调整战略,决定先解决郑国这个隐患。他迅速集结军队,准备挥师南下讨伐郑国。
同时,为了稳住鲁国等国,晋景公派使者前往鲁国,表达愿意修好之意,并承诺会惩处那些对鲁成公无礼之人。鲁成公见晋国有和解之意,且晋军已转向郑国,便也暂时按下了对抗之心。
晋军浩浩荡荡开往郑国,郑国得知晋军来犯,急忙向楚国求救。楚国国君权衡利弊后,觉得现在楚国的军事力量已大不如从前了,跟晋国交战,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失败了,面子可就丢大了。
楚王与群臣商决定缓出兵援郑。告诉郑国使臣却说,援军即刻就到。而晋郑两国的再次交锋,郑一直等待的楚国援军没有到,郑国大败,郑地泛为晋所夺取,郑只好与晋结盟,晋才撤军。
晋国为了显示强大的军事力量,设置了六军,由韩厥、巩朔、赵穿、荀骓、赵括、赵旃担任六军主帅,晋国的政权逐渐旁落。晋国虽在与郑国的交锋中获胜,但设置六军后政权旁落的隐患逐渐显现。
六军主帅各有心思,都在为本军争利益。有了便宜争着上,遇到险情都躲开。此时,鲁国等国见晋国国内局势有变,觉得有机可乘。鲁成公再次与齐、卫等国密议,欲趁机扩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