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善长可不是轻易服输的人。
既然之前做错了,现在就得趁着屠刀还没落下赶紧补救。
这已不只是保不保得住权势的问题,而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关上书房门,李善长认真思考起朱元璋的种种策略。
在他看来,只有摸透朱元璋的思路,自己才有活下去的机会。
绝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冲动行事。
那分明就是在找死!
李善长皱眉在纸上思索片刻后,大致找到了一条出路。
在他看来,朱元璋虽然心狠手辣。
但你再狠,总不能把满朝文武全都杀了吧?
不说全杀,要是牵连太多,朱家的大明还能好好过日子吗?
这么多职位,难道都让朱家人自己去做?
反过来想,他李善长的朋友遍布朝野。
而且,其中不少是关键岗位的重要大臣。
一旦因为李善长大开杀戒,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些人早已因利益、关系、亲情等牢牢绑在一起。
换句话说,如果拿李善长开刀,就得准备好牵连大半个大明的准备!
这样的结果,朱元璋绝不可能接受。
到时候即便当不上丞相,保住性命总是可以的吧?
想到这里,李善长稍微松了口气。
然而,想到此处,李善长突然想起了胡大老爷。
李善长正思索着自己未来辞去丞相之职以求自保时,才猛然想起胡大老爷的存在。
这两年,胡大老爷除了偶尔露面,几乎从未在朝堂中现身,这让李善长感到十分不安。
胡惟庸虽自称李善长的学生,但实际上二人的地位相差无几。
特别是成为朱元璋的儿女亲家后,胡大老爷的地位隐隐盖过了李善长。
李善长引以为豪的丞相之位,胡大老爷早已担任过。
而现在的李善长在朱元璋面前处境堪忧,相比之下,胡大老爷却过得逍遥自在。
时间能让人看清很多事情,回过头来看,李善长震惊地发现胡大老爷一直在与朝堂和淮西派划清界限。
一般人这样做可能是为了自保,但胡大老爷显然有更大的计划。
他不仅想要脱离朝堂,还打算离开臣子的身份。
想到这里,李善长心中暗自咬牙。
胡惟庸此举无疑是希望所有人都跟随他的脚步,当初自己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