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长此举简直是不可思议。
这难道不是意味着,李善长某种程度上已经能够与皇帝抗衡了吗?
谁能不紧跟李善长呢?
因此,这段日子以来,许多官员都纷纷前往韩国公府巴结李善长。
各种奉承的话如同流水般涌向李善长。
李善长虽然只是个贪图享乐的普通人,但在众多阿谀奉承中,他难免有些飘飘然。
更何况,在朝堂上他可以一呼百应,这种感觉实在太棒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这段时间,他经常联合其他官员,从不同角度劝谏朱元璋。
或许事情都不算大事,李善长毕竟还算有头脑,他可不敢直接跟朱元璋对着干处理什么重大国事。
他挑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但经他一说,却显得特别重要似的。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没事找事。
他没料到朱元璋竟然这么给他面子,就算有些事纯属吹毛求疵,朱元璋也都照单全收。
也正因如此,李善长近来真是春风得意。
毕竟,一般人根本劝不动朱元璋。
然而,李善长美滋滋过了阵子后,在夜深人静时仔细一想,就觉得事情不对劲了。
他不仅是朱元璋起家时的淮西老臣,更是亲眼看着朱元璋靠铁血手段登上帝位的。
甚至,当年不少策略还是他出的主意。
这样一个固执的人,怎么会突然这么听话?
李善长顿时冒出了冷汗。
朱元璋从来就不是那种对臣子言听计从的皇帝。
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
那么,朱元璋现在的态度只有一个解释。
那就是,他要对李善长动手了。
毕竟,“先予后取”的道理,李善长怎会不懂?
一想到这里,李善长就觉得,每次“劝谏”成功时,朱元璋那笑容看起来就像在冷笑。
他真的慌了!
回想起往事,怕是从他反对“开海”那时起,就被朱元璋盯上了。
冷静后的李善长迅速恢复了他的睿智。
但也正因为他恢复了以往的精明,才感到头疼不已。
娘的,照理说这些事他早就该看清了。
怎么以前就栽了呢?
其实他自己心里清楚,不过是被权势**,最终迷失了方向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