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天下官员虽由朱元璋掌控,但有一半的权力却握在胡惟庸手中。
所有政务都需经他处理,所有政令也由他落实。
当一个人能决定整个大明的人事、财政、政务时,哪怕只是部分权力,他与皇帝的区别已不再明显。
胡惟庸骤然成为权臣,本就比李善长年轻的他,一下子变得意气风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胡惟庸并未在刚上位时就翻脸不认人。
他没那么狂妄,也没那么愚蠢。
只是,原本的小兄弟如今地位在自己之上,二人之间的对话也变得微妙起来。
胡惟庸更加自信,李善长在他面前也不再随意指点。
毕竟,一朝权臣,岂能轻慢?
正是这种地位变化带来的隔阂,让原本携手共进的二人渐行渐远。
虽然二人从未翻脸,但早已失去了往日的亲近。
甚至,这种疏远在胡惟庸失势后,李善长如今贵为丞相,依旧未能改善。
双方关系未能改善,其实彼此都有责任。
李善长自认为是老大哥,如今更是身居国公之位,地位显赫,而胡惟庸作为晚辈、前官员,总不能让自己这个老大哥先低头吧?
至于胡惟庸这边,原因更是不言自明。
因为芯子已经换了。
新来的胡惟庸听到李善长的名字,避之唯恐不及,哪里还愿意主动接近?
因此,种种巧合交织在一起,使得他们的关系一直处于不冷不热、不尴不尬的状态。
当然,双方曾经定下的婚约并未取消。
李善长觉得没必要,毕竟胡惟庸只是因病辞官,并非被人排挤或得罪朱元璋被贬。
谁知道这老小子什么时候又会东山再起?
不过是自家侄子娶妻而已,能维持与胡惟庸的政治联盟,何必取消?
而胡惟庸嘛,压根就忘了还有这回事儿。
他天天沉浸在美酒佳肴中,忙着钓鱼、种地、歌舞等乐事,哪还记得有这么个婚约在。
不过……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
眼下李善长再怎么不情愿,也得坐着马车去胡府,亲自找胡惟庸谈退婚的事。
没办法啊,即便他想与胡惟庸结亲,也抵不过朱元璋的忌惮!
他总不能与朱元璋对着干吧!
尤其是之前的空印案,余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