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渔。钱胜明白,要想真正把蘑菇产业做大做强,光靠他一个人盯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参与其中的人都掌握核心的技术要点,理解其中的道理,才能群策群力,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产业。
于是,在等待污染区菌床恢复和新一茬蘑菇成熟的间隙,钱胜在新建的蘑菇棚里,临时开辟了一个“课堂”。
没有黑板,就用平整的木板代替;没有粉笔,就用烧黑的木炭。桂花嫂、春梅嫂,还有吴大刚特意选派的另外两个脑子活络、手脚勤快的年轻社员——建国和石头,成了第一批“学员”。
钱胜的“教学”深入浅出,绝不照本宣科。他指着菌丝讲解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拿着出现过的污染样本分析原因,现场演示温湿度计的使用和调控技巧,甚至带着学员亲手调配基料,感受不同配比的手感和发酵温度。
“大家看,这菌丝发黄、稀疏的地方,就是上次我们清理过的区域。为什么这里恢复慢?因为石灰消杀虽然灭了杂菌,但也破坏了部分有益的微生物环境,就像打仗把房子也炸塌了。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给它‘补充营养’和‘重建家园’。”钱胜抓起一把经过特殊处理的、富含腐殖质的改良土,均匀地撒在恢复区,“这叫‘生境修复’。”
“哦!原来是这样!”建国恍然大悟,“怪不得钱技术员你让我们去沤那个腐叶肥!”
“对!还有通风,”钱胜走到通风口旁,“不是开得越大越好。你们摸摸,这个位置的风是‘贼风’,直吹菌床,菌丝受不了。要调整草帘角度,让风‘拐个弯’,变成缓缓流动的‘和风’,这样既换了气,又不会让菌丝着凉。”
“哈哈,菌丝还会着凉!”石头憨厚地笑起来,引得大家也跟着笑,但笑过之后,对通风调节的重要性却记得更牢了。
挂机面板上,【种蘑菇 lv8】的经验值在钱胜这种“传道授业解惑”的深度互动中,如同坐上了火箭,疯狂上涨!他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梳理、提炼、升华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每一次解答学员的疑问,每一次现场演示的优化,都让他的技能境界更加圆融通透。
终于,在带领学员进行一轮菌种活力检测时,随着他对菌丝尖端生长形态和代谢产物判断的精妙讲解达到一个顿悟点,脑海中的挂机面板骤然光华大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种蘑菇 lv9 (0/900)】!
升级了!
一股更加浩瀚、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