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墙之内的人们正是酣睡之时,功名的世界却是喧闹无比。
到了文庙坪,考棚之前乌泱乌泱的全是人头,各式的灯笼将这方小天地照得如同白昼,好不容易清凉下来,却又被鼎沸的人声煮得火热,李步蟾的额头又开始冒汗了。
三人等了一阵,只听得三声炮响,随即龙门洞开,一行衙役从考棚出来,手里举着写着县名的灯牌,漆黑的大字,映照着红蜡光,分外醒目。
最先搜检入场的是长沙善化二县,他们是附郭县,这也算是主场优势,之后才是其他州县。
安化荒僻,以往都是在攸县之后,排在倒数第三,这次应该也是大同小异。
宁乡位次靠前,张子云将张宜正护在身后,努力向前挤去,张宜正笑呵呵地拱手道,“步蟾,伏愿你此次文星高照,朱衣点头!”
李步蟾拱手还礼,“伏愿张翁文思泉涌,笔下千钧!”
欧阳修在知贡举时,常觉得身后站有一个朱衣人,每当看到好文章,朱衣人便点头认可,此文便被欧阳修点中,后来儒林便以朱衣点头来比喻科举中第,这就是所谓的“文章自古三更梦,功名朱衣一点头。”
张宜正以此来祝福李步蟾,但李步蟾却不必以此祝福张宜正。
张宜正是府试的案首,中榜是必然的,只是老人入考场鏖战,本身就是一种折磨,故而李步蟾祝他文思泉涌。
天气炎热也有炎热的好处,衣着清凉,搜检的时间明显要快得多了。
李步蟾缀在队列中,这次安化的考生他认识的就少了,除了江盈科和少数几个,他们是通过此次府试的,其余的都是往届府试童生。
各人心中忐忑,勉强聊了几句之后,便不再多说,安静地通过搜捡。
此次院试的搜捡波澜不惊,没有如府试那般,上演撞柱的戏码。
李步蟾拎着自己的考篮,通过龙门,经过一条用栅栏围成的甬道,来到了穿堂大厅。
堂上灯火通明,湖广提学郭瀚肃然居中高坐,身边站着一名相貌清俊的中年儒生,这应该是他的幕僚。
郭提学以下,长沙知府冯驯与府学教授柳安如分坐两边,旁边还站着几名学官。
等考生到齐,郭瀚身边的幕僚手持名册,走到堂前,开始点名。
点名之后,李步蟾领到卷子,在堂前找到座位坐下,郭瀚给考生训诫完毕,冯驯起身告辞。
他是知府,只负责为院试提供后勤安保,现在前期工作已经妥当,他也可以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