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大的阻力来自客人。有位住了三年的老客户李先生,看到前台取消了登记本,改成电子签到,当场发了脾气:"你们这是丢了初心!以前来的时候小陈你亲自泡茶,现在连个人影都见不着,就知道让我对着机器戳戳戳!"
陈阳闻讯赶来,陪着李先生在竹林里散了一下午步。他听老人讲年轻时背着相机走遍全国的故事,也聊起自己对数字化的理解:"李叔,您还记得去年您说想找莫干山老照片吗?现在我们的系统里存了三百多张,扫码就能看。您上次说膝盖不好,新系统会自动给您安排一楼的房间,这不是疏远,是想把服务做得更周到啊。"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李先生终于点头:"我懂了,就像我当年从胶卷相机换成数码的,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想留住美好的心。"
转折发生在VR看房系统上线那天。杭州来的一对年轻情侣,通过虚拟游览就订下了整栋民宿举办求婚派对。他们在系统里提前选定了花艺风格、背景音乐,甚至精确到晚餐的每道菜式。等到真正入住时,男孩惊讶地发现,现实中的竹林求婚场地,比VR里看到的还要美——因为老周偷偷加了些萤火虫灯,那是系统数据无法捕捉的浪漫。
"你看这个,"张敏兴奋地展示后台数据,"自从上线了AI推荐,客人参加体验活动的比例提高了29%。有个客人连续三年来,系统发现他总在雨天待在书房,就自动推荐了我们新推出的古籍修复体验,他高兴坏了。"
陈阳走到智能前台旁,看着客人用身份证快速办理入住,脸上没有了以往排队的焦躁。管家小吴正带着客人体验AR导览,用平板一扫,墙上的老照片就"活"了过来,讲述着这座宅院百年前的故事。而老周,正坐在茶室里,和几位摄影爱好者策划新的星空拍摄活动——那些琐碎的管理工作,早已被系统接手。
四、融合之道
深秋的莫干山层林尽染,"云栖"迎来了数字化转型后的第一个丰收季。陈阳站在新落成的数字展厅,看着客人用手势操控屏幕,选择自己喜欢的旅行体验:晨间采笋、午后制茶、夜晚观星,每个选项旁都有VR预览和过往客人的真实评价。
"陈总,上海的研学团预订了下个月的行程,"小林递过平板,"他们特别指定要用我们的AR历史课,说能让孩子们'穿越'到民国时期的莫干山。"
系统提示音响起,陈阳点开一看,是数据分析模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