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普通度假酒店的1.8倍。
"陈总,您看这个。"张悦将折线图投屏到会议室,"去年下半年开始,'非遗体验''在地文化'这些关键词的搜索量环比增长了170%。但市场上真正能落地的项目不足30%,大多只是挂个名头。"
男孩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停留在图表角落的注释——某古镇度假酒店因引入非遗传承人驻场,使淡季入住率提升至75%。"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缺口。"他突然起身拉开窗帘,午后的阳光涌进来,照亮了白板上刚写下的三个词:文化赋能、体验升级、区域深耕。
二、三百公里内的猎物
第二周的考察转向周边城市的近郊。男孩亲自带队前往天目山沿线,导航在盘山公路上数次信号中断,最终停在一片被竹林环绕的建筑群前。这是家挂牌四星的度假酒店,灰色的楼体在翠绿山景中显得格外突兀。
"十年前这里是当地最火的度假村。"接待的经理是位头发花白的中年人,他领着众人穿过空旷的大堂,水晶吊灯上蒙着薄灰,"后来新老板接手,非要改成欧式风格,把原来的茶田改成了草坪,老客都不来了。"
男孩在露台驻足良久,远处云雾在山峦间流动,山脚下隐约可见几处散落的茶园。他突然问:"那片茶田还能恢复吗?"经理愣了愣,随即苦笑:"产权在村里,当年改草坪时闹得很不愉快,现在想再谈怕是难了。"
回程的车上,林薇翻着拍摄的视频:"硬件其实都还不错,就是定位太混乱了。既有法式餐厅,又卖本地土菜,客人根本不知道该带着什么样的预期来。"男孩没说话,只是在笔记本上画了个简易地图,在天目山的位置打了个问号,旁边标注着"产权纠纷风险"。
转机出现在第三周的黄山脚下。当调研团队穿过一片银杏林,看见那栋白墙黛瓦的建筑时,连最挑剔的张悦都忍不住惊叹。酒店背靠连绵的山峦,门前一条溪流潺潺流过,几棵百年银杏将影子投在青石板路上,与徽派建筑的马头墙形成奇妙的呼应。
"原来的主人是位老教授,十年前建这地方的时候,特意保留了原有的水系和古树。"现任经营者是位四十多岁的女士,她指着大堂里悬挂的水墨画,"这些都是本地画家的作品,本来想打造成文化主题酒店,可惜资金链断了,现在每个月都在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男孩仔细检查了客房的细节:实木家具没有明显磨损,床品的支数达到了中高端酒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