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信你。”他磕了磕烟袋,“但有一条,不能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要让客人来看的是我们鲤鱼洲的真样子。”
离开鲤鱼洲那天,陈默站在漓江码头回望。晨雾中的古村落像一幅水墨画,几只竹筏在江面缓缓划过。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保留38栋古建筑原貌,改造12栋为精品客房,利用闲置谷仓改造成民俗体验馆,邀请村民担任手作老师。
二、千岛湖畔的别墅群
从桂林飞往杭州的航班上,陈默翻看着千岛湖的资料。这个由一千多个岛屿组成的湖泊,近年来成为长三角地区的热门度假地,但高端度假物业却寥寥无几。他此行的目标,是位于湖岸线中段的一片闲置别墅群。
出租车沿着湖边公路行驶,窗外的湖面像被打碎的蓝宝石,岛屿星罗棋布。物业中介指着远处一片白色建筑:“就是那里了,2008年建的,原来想做高端度假村,后来资金链断了,一直空着。”
陈默沿着石阶走到湖边,二十栋独栋别墅沿着坡地排列,每栋都有私人码头和观景露台。他推开一扇虚掩的门,内部装修已经过时,但空间格局合理,透过落地窗能将湖景尽收眼底。“最大的问题是基础设施,”中介在一旁介绍,“水管老化,网络不通,污水处理系统也得重做。”
傍晚,陈默坐在湖边的礁石上,看着夕阳把湖面染成金色。他打开手机地图,测算到杭州、上海、南京的车程都在三小时以内,这意味着周末短途度假的客源基础稳固。远处传来摩托艇的声音,几个年轻人正在水上运动,这片沉寂多年的湖面,似乎正在等待被唤醒。
第二天,他联系了当地做旅游规划的朋友。“这里最大的优势是私密性,”朋友指着卫星地图,“你看,周围没有其他开发项目,二十栋别墅刚好能满足高端客群对隐私的需求。但得解决交通问题,最好配专属游艇接送。”
在和物业产权方洽谈时,对方提出了苛刻的条件:一次性支付五年租金,且要承担所有改造费用。“这些房子空了十几年,我们也想盘活,”负责人态度坚决,“但风险得你来担。”
陈默站在别墅的露台上,望着湖面上掠过的水鸟。他想起莫干山民宿开业时的场景,那时也有人质疑他把老房子改造成民宿的想法。“我可以接受租金条件,”他突然开口,“但要签补充协议,允许我在湖边修建一个生态码头,并且对接周边的岛屿资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离开千岛湖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