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指向同一个、无可辩驳的时间节点——庆朝神启二十七年!也就是传说中,‘双生魂’苏明远状元陨落、地宫封闭的那一年!”
会场里彻底炸开了锅!低沉的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起,又被强行压抑下去。碳十四测年,这是现代考古学确定绝对年代的黄金标尺!它的结论,具有近乎神谕般的权威性!地宫的存在、封闭的时间,被现代科学精准定位,与传说严丝合缝!
王教授没有给众人更多消化震惊的时间。他的手杖指向投影屏幕,点在拓片最核心位置那几个深刻而神秘的古篆大字上:
文明精魄,承于母脉,薪火永续。
紧接着,手杖猛地移向旁边那幅色彩斑斓、结构精密的线粒体DNA图谱。“而这里,”王教授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是现代分子遗传学为我们揭示的生命密码!线粒体DNA!它只通过母系遗传,代代相传,稳定不变!它记录着一个人最古老、最纯粹的母系血脉源头,如同一条永不干涸的生命之河,纵贯时间的长河!”
会场内死一般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在屏幕上那左右并置的画面。左边,是冰冷石碑上刀劈斧凿、充满玄学意味的“精魄承于母脉”;右边,是代表现代科学顶峰的、精密复杂的螺旋图谱,清晰地展示着母系遗传物质的传递路径。
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跨越了科学与玄学鸿沟的共鸣,在无声中轰然炸响!
王教授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寂静中回荡:“这绝非巧合!这是古代先贤对生命传承本质的惊人洞察!是他们用超越时代的智慧,对‘双生魂’这一现象最核心本质的隐喻!庆朝工匠刻下‘承于母脉’之时,他们无法理解DNA的双螺旋结构,但他们却精准地捕捉到了那维系文明精魄不灭、如同生命血脉般代代相传的本质规律!这石碑,这基因图谱——它们是隔空三百年的对话!是‘文明精魄’在物质世界与生命科学领域的双重印证!”
巨大的、足以颠覆认知的震撼席卷了会场。闪光灯疯狂地闪烁,记录着这历史性的一刻。苏明远站在那里,感觉脚下的地面仿佛都在微微震颤。他低头看着玻璃匣中那份冰冷的拓片,又抬头望向那幅代表着“苏明远”这个个体生命来源的图谱。一种前所未有的宿命感,如同电流般贯穿全身。原来那玄铁碑上冰冷神秘的文字,竟与此刻流淌在他血管里的、来自遥远母系先祖的生命密码遥相呼应!这认知带来的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宏大叙事下、个体存在被深刻锚定的奇异安宁。
本小章还未完,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