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武十二年,端州,七月。
作为齐朝南方重镇之一,端yan河恰从门前流过,端州水利位置可谓得天独厚。
提起容膝阁,不得不提它的的主人,故去的尚书袁欀,也是清源书院的衡静先生,衡静先生无儿无nv,故去後书阁一直由谢映君打理。
书阁三楼,临窗远望正对端yan河,端yan河壮丽风光尽收眼中,远处一段河岸回缓,此时雨过天晴yu初霁,天际点缀几行飞鸿,水光天se相映成辉。
一袭天青se的长裙g勒妙曼身姿,乌黑如瀑的青丝垂在腰後,似看见有趣的事物,星眸浮现清浅笑意,未施粉黛的半张侧颜只能算得上清秀,却姿仪温雅令人难忘。
待听清陆遐口中所问,柳眉轻皱,“眼下离约定还有三刻锺,时辰到了再不上来,学训加抄十遍!”
陆遐忍不住道,“先不说罚抄,再任他站下去,那株花怕是要毁在他手里。”
谢映君搁笔起身一看,不由脸se更黑。
陆遐闻言道,“他若按时上来见你,就免去这顿罚吧?从前你也不喜抄学训…”
说起从前谢映君脸se稍霁,她离开书院已有多年,从前与陆遐同窗笑语不断的日子仿若隔世,唯一不变的是两人交情。
两相坐定,一声长叹,纤指指着窗外道,“你不知道,晏回…托我照拂他,我一刻不敢放松。他倒好,跟着宋青之到处胡闹,还把你的路引给”
她与晏回的交情,陆遐隐约知道些,知道是她在端州的好友。
路引是何等重要之物,这般说辞分明不想她重责晏北,谢映君自然知道她心意,“你最是心软,千万别为他开脱,那小子我心里有数。”
莲心茶入口苦涩,谢映君垂目看杯里的茶梗浮浮沉沉,“你清晨来把我吓了一跳。”
陆遐x子沉稳,先生一向看重,但凡书院的事她从不违逆先生之意,只一心钻研、打理四时堂,如何会闹到今日地步?
“没有差错。”陆遐闭目,睁开时神se坚定,仿佛多了一点从前没有的东西,柔软而坚定,澄亮得令人不敢直视,“一切皆出自本心。”
故去的衡静先生无儿无nv,府里只有早年相依为命的老仆,谢映君从小在容膝阁的墨香里酣睡,自懂事起便在衡静先生手下帮忙收集书册。
谢映君振衣正se,“能继承衡静先生之志,是我之幸,何谈後悔。”
四目相对,两人相视而笑。
先生与她情同父nv,她唯恐两人因此生出嫌隙。
陆遐不待她说完已轻声打断,“景师兄扶灵回乡,还未归。”
“他是先生得意弟子,一向最是疼你,若是他劝劝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