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额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开始整军,推广统一厘金改工商税,在江南恢复生产。也算有了余钱来完善北洋水师和广州舰队以及新军的建设。
被“丰南号”绑架斩首了英法两国的公使和远征军总司令,宣布废除与各国的和约,奕欣等清廷掌权的重臣知道,中国已经彻底上了战车。
国内形势一旦稳固,就是加强军备建设,准备打仗。
英法被俘虏的官兵回到欧洲,就开始被要求详细报告远征军在中国战争的情况,用来评估中国此时真正的军事实力。
虽然在整个战争之中,“丰南号”没有亮明旗帜,表露身份,但这些俘虏们关押在中国,并被要求教授战术,军舰使用技术,维修军舰,现在也都能确认后期从海上来的舰队和军队都属于清军口中的“粤西叛匪”,或者叫“丰南号”。
在看了百余份被俘虏的军官提供的报告后,英法两国的军队高官们都觉得要重新评估中国的军事力量,尤其是陆上的军事力量,入侵中国内陆,在这次评估之后,难度变的陡然上升许多。
对海军,英法两国还是有着足够的自信,上次远征军的舰队规模虽然庞大,但是舰船的吨位和火力总量不大,大多数是为进入近海和内河准备的小型军舰。所以,在出现了一支可以真正意义上称为海军的舰队之后,会被打的措手不及。
这一次,英法两国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将会派出代表全球最强海军的真正阵容。
向首相报告之后,军事方案做了相应的调整,陆军的派出上限从6万调整到9万,其中英国负担5.5万兵力,法国负担3万兵力,葡萄牙负担0.5万兵力。
战后的利益也按照出兵的多少进行分配,葡萄牙王室只要求收回澳门的控制权。
远征军的基地选择在安南的嘉定城,也就是未来的西贡。放弃了吕宋岛的马尼拉,因为从西班牙反馈的情报,太平军流窜到吕宋岛的人数有数万人之多,英军不可能在开战之前将几万兵力投入吕宋岛,也不可能在后勤基地留下上万士兵守护。
基地确定在嘉定城之后,法国立刻开始向嘉定城增派军舰和兵力,加强在嘉定城的军事力量。同时开始大肆采购物资和粮食,尤其是煤炭,还在当地雇佣一批民工,建设一批简易的军营。
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向东印度公司下达了命令,要求东印度公司筹集部分军队。东印度公司既是股份制的私营公司,但也是英国在东方的军事堡垒,对本国政府的军令有着无条件服从的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