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曹!”
“朕若是让你带兵前去平乱,你有没有信心?”
刘谌看着杨稷说道。
听到刘谌的话,杨稷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而是认真的开始计较。
这是他在塞外多年生活养成的良好习惯。
孤悬塞外,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
让他不得不谨慎。
片刻之后,杨稷才再次开口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敢欺瞒陛下,陛下登基之后,数次大刀阔斧的改革。”
“已经让南中大有变化。”
“单论武事,他们不过是乌合之众。”
“但臣久不在南中,担心南中变化已非臣所熟知的那样。”
“万一误了陛下的事,臣万死难赎!”
听到杨稷的话,刘谌笑道:
“卿言贼为乌合之众,殊不知在朕眼里,他们连乌合之众都算不上。”
“卿只管带兵前往,无需担忧,朕自有准备、”
有了刘谌这句话,杨稷便有了底气,当即便应声道:
“臣遵旨!”
李骧却开口说道:
“陛下,圣人云不教而诛,谓之虐。”
“教而不化,诛之,谓之王道。”
“现其人未反,如之奈何?”
“陛下派杨将军前往,必然会引起这些人的警觉。”
“彼时,贼必蛰伏不出,再待时机。”
“于朝廷则是一隐患也!”
“何不再等上一段时间,等他们忍不住主动跳出来。”
“到时候朝廷再把他们一网打尽,岂不是名正言顺?”
听到李骧的话,刘谌摇了摇头:
“他们多半是打算在秋粮收获的时候动手。”
“一旦动手,南中诸郡的粮食就会被他们收入囊中。”
“进而影响到粮草征集。”
“此消彼长之下,势必会对北伐造成影响。”
“朕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的,朕要逼他们提前动手!”
听到刘谌的话,李骧顿感汗颜。
他确实是忽略了这一点。
眼下大汉为什么没有肆意的扩张底盘,除了因为陛下说要稳扎稳打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担心后勤撑不住。
“敢问陛下准备如何做?”
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