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那股独特的香气,混着枪油和帆布的气息,
在清晨的雾气中交织成一张若有似无的网,
将整个阅兵场笼罩其中。
何总长的声音突然拔高,如洪钟一般在阅兵场上空回荡。
他的浙江官话中,似乎还夹杂着一些倭寇军校的腔调,
让人不禁想起那些曾经的战争岁月。
“诸位可知,校长为何选在下周阅兵?”
他的问题如同一道闪电,
划破了沉默的空气,台下顿时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他的答案。
就在这片静谧中,牛新河的河南话突然冒了出来,
声音响亮而直接:
“因为玉米熟了,该打鬼子收庄稼了!”
这句话如同平地一声雷,引得周围的人哄堂大笑,
连张教育长的合肥话也带着笑骂:
“你个龟孙,倒懂得稼穑之事!”
然而,何总长并没有被这阵笑声打断,
他的手在胸前优雅地画了个弧,然后朗声道:
“正是!”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自信,
仿佛这个答案早已在他心中酝酿多时。
“百团大战的捷报传来时,太行山上的菊花正开。”
他的话语如同一首激昂的诗篇,
在每个人的心头激荡。
“十八集团军的弟兄们,在正太铁路上用刺刀拼出了咱中国人的硬骨头!
校长此次阅兵,既是看你们的精气神,
更是要让鬼子知道,咱们军校的火种,比太行山的槐树根还要深!"
古之月看见许保国的步枪刺刀在阳光下闪了闪,
那是徐天亮昨夜拿机油擦了三遍的成果,
刀柄上还留着淡淡的松香味。
视察结束时,夕阳西下,余晖如金,
给操场的旗杆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徐天亮鬼鬼祟祟地凑到古之月身旁,
操着一口金陵方言,声音压得低低的:
“班头,你有没有注意到,
总长检查的队伍,偏偏就是你带的新三中队啊?”
古之月心中一紧,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皮带头,
那冰冷的金属扣硌得掌心微微发疼。
他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