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上的惨案》,五月的《神偷奶爸》都有过单日破一亿美元票房的时候,但是那也是堪堪突破啊。
哪里有《饥饿游戏2》现在这般的疯狂?
这首映成绩虽然远远不如苏雨的那部《海上钢琴师》首映的2亿多美元的首映日票房成绩,但是也拥有傲视群雄的资本了。
而接下来的第二天票房1.29亿美元,第三天1.31亿美元,第四天1.21亿美元,第五天1.14亿...
上映5天的全球票房就轻轻松松的突破了6.5亿美元。
后面的票房虽然还是下滑,甚至在第七天的时候终于掉下了一亿美元,但是苏雨口中的票房破10亿美元,或许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儿了。
而时隔一年时间,郝仁携《饥饿游戏2》这华丽的回归,也再一次震撼了蓝星电影圈。
实在是天星集团里面的每一位导演,都太过邪门了。
他们好像从来都不会失败一般,他们的每一部电影都能大卖!
很多资本与影视公司、娱乐公司都在研究着天星集团的人与作品。
但是得出来的结果却是难以复制的。
因为他们没有苏雨这样创作才华可以源源不绝的蓝星第一编剧,更没有一门心思全都投入到电影拍摄制作之中的电影人团队。
电影是一门生意,拍摄的目的绝大多数都是为了赚钱。
而牵扯到利益之后,就很难再去纯粹的拍摄制作了。
但是天星集团的制作团队明显不太一样,他们不缺钱,不需要去争抢,更加不需要去虚与委蛇、勾心斗角。
他们只需要将手中的项目尽可能的做好就可以了。
而业务水平不行,或者工作状态有问题的人,早就被踢出了这个团队。
所以,想要复制这一份成功,真的非常非常的不易。
至少在庞大资金投入这一点上,99%的公司与资本都不会同意!
他们是要赚钱的,不是做慈善!
他们不仅不会将大部分的利益分配出去,还要想方设法的压缩成本,让自己赚的更多。
不然也不可能将80%的好莱坞特效公司,都逼得走投无路而选择破产了。
但是天星集团呢?他们明显就是反着来的。
导演、编剧、摄影、灯光、剧务这些基本费用都是行业内最高的。
特效上的花费更是不打半点折扣,直接拉满。
哪怕这天星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