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着胸脯发誓要追随卢督师干到底。可是眼看着每天一干一稀的饭食变成了两稀,而且这稀粥里的米粒还越来越少,不少人抵挡不住饥饿的煎熬,开始想尽一切办法充饥,有的在周围野地里冒着严寒挖开积雪,寻找地下的草根,有的拿刀去剥路边的树皮,还有的干脆晚上把号衣一脱,乔装土匪半夜翻墙去偷地主家的鸡……卢象升虽然一向治军严谨,可是看着这群快要饿死的士卒们他的心真的软了!他长叹一声,只好对那些偷鸡摸狗的士卒睁只眼闭只眼,全当不知。
然而这些也只是杯水车薪!因军中粮食极度匮乏,卢象升不得不削减派出斥候的数量,如此一来,大军更难及时探知敌军主力的动向。
而各地官府,在杨嗣昌等主和派的暗中唆使下,不仅拒绝为卢象升提供粮草,甚至连基本的情报也不愿共享。卢象升满心悲凉,自己身处大明国土,却仿佛置身于敌境,成了瞎子和聋子,对周围的敌情一无所知。这种孤立无援的处境,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奈与愤懑。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京畿地区的局势愈发危急,清军如蝗虫过境,连续攻破真定、河间等十几处州县。消息传入京城,朝廷内部顿时一片慌乱。大臣们在朝堂上争吵不休,互相指责,却拿不出一个有效的应对之策。内阁首辅刘宇亮平日里夸夸其谈,此时眼见局势紧张,为了在皇帝面前刷一波存在感,表现自己的忠诚担当,也是害怕崇祯皇帝问计于自己,便想了个馊主意—主动请缨去前线!
刘宇亮先是在朝堂上极力贬低卢象升:“卢象升统领天下勤王精锐,却徒耗钱粮,畏敌不前,至今都毫无建树。名为督臣,实为尸位素餐之徒!臣虽不才,愿去前线以代之,为国效力疆场,定不辱使命。”他本以为崇祯皇帝知晓自己从未带过兵,不会真派他去前线,只会勉励自己几句,今天也就算是过关了。
哪料崇祯皇帝近日正为战事焦头烂额,听了刘宇亮这番话,顿时怒从心头起,怒火攻心之下,当场便下旨:“卢象升畏葸不前,革职听勘,着刘宇亮代之总督天下勤王兵马!”
刘宇亮一听,吓得面如土色。他深知前线战事凶险,自己哪有什么军事才能,这一去说不定就性命不保。他急忙朝杨嗣昌打眼色,眼神中满是哀求,希望杨嗣昌能帮自己说情,推掉这个要命的差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嗣昌心中暗自冷笑,他虽然与卢象升政见不合,向来对卢象升主战的态度不满,心眼小、度量窄的他,没少给卢象升使绊子。但他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