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乱颤:"我卯时就在这儿候着!那座嵌和田玉的定要给我留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几个戴银壳怀表的公子哥儿扒开人群挤到橱窗前,为首的赵三爷敲着玻璃直咋舌。
"这珐琅彩描的麒麟活灵活现,擒纵装置的声响比我那西洋钟还清脆——才二十银元?洋人至少要五十银元!"
他身旁的周少爷已摸出荷包:"给我包三座!送老丈人一座,剩下摆书房!"
后巷传来板车轱辘声,新到货的木箱刚卸下,人群便如潮水般涌过去。
伙计阿龙抱着箱子边跑边喊:"别挤!别挤!李老板说了,下批货三日后准到!"
李东望着被挤得东倒西歪的货架,用扇柄敲了敲柜台,低声对凑过来的账房老钱道。
"回头打听下城东工坊的租金,再列个招新匠人的单子...看来得好好谋划扩产的事儿了,总让主顾们扑空可不成。"
老钱推了推滑到鼻尖的老花镜,算盘珠子在他指下蹦出欢快的节奏,"好嘞!照这势头,咱们京华表不出半年就能铺满直隶省的铺子!"
李东摩挲着下巴,目光灼灼:"直隶省只是第一步,等工厂完工,招募百名匠人,咱们要把京华表卖到全国各地州府县城。
待到名声传遍大江南北,再借商船运往南洋,让海外华人也摆满咱们的自鸣钟。"
李东顿了顿,眼中燃起炽热的光,折扇"唰"地展开指向天际。
"终有一日,要把这凝结东方智慧的钟表,原封不动地卖回西洋!让那些洋人瞧瞧,什么才是真正的精工巧作!"
老钱的算盘珠子猛地一顿,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溜圆:"从直隶到西洋?李掌柜,您这盘棋下得可真大!"
话音未落,店外突然传来争执声。
几个操着山西口音的商人挤到柜台前,领头的汉子拍着胸脯。
"李掌柜!我太原府绸缎庄有的是门路,您只管供货,三晋大地的富贵人家就缺这样的稀罕物件!"
"使不得使不得!"王鹤龄老先生急得直跺脚。
"我还没抢到钟呢!你们山西人倒先来截胡!"
人群顿时哄笑起来,李东赶忙举起扇子示意安静:"诸位放心!等新匠人上手,保准让各位都能抱个好钟回家!
往后啊,咱们京华表要踏遍九州,漂洋过海,让天下人都知道这来自京城的精妙玩意儿!"
暮色渐浓,最后一位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