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宾、太子,都是揸fit级别的强者才有此殊荣,从未有人像霍曜这般受重视。
霍曜位列第三。
陈浩南震惊之余,更觉满面羞愧,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自己单挑失败倒也罢了,连自家社团龙头都亲自出面,这叫别人怎么看他陈浩南?
所有人都清楚霍曜在蒋天生心中的分量,而陈浩南却远不及此。
大佬B按捺不住,说道:“蒋先生,我承认霍先生确实很厉害,但即便如此,他也不过是个小角色,您真的需要这么重视吗?”
蒋天生轻笑回应:“无所谓必要与否,只要对洪兴有利的事,我都愿意做。
他若加入洪兴且能力出众,让我退位也没问题。
此事就这样定了。”
蒋天生此言一出,众人纵然心中震撼或不适,也无话可说。
时光飞逝,两周眨眼即过。
因霍曜一番炒杂志的手段,《风月》的热度持续了一整周,首期十二万册一经推出便销售一空。
第二期同样火爆,短短八小时内再次售罄,数量比预期更高。
霍曜低估了市场的反应,于是紧急追加了五万册。
他本意是想逐步培养港岛“咸湿佬”
的付费意识,但以当前趋势,十五万册并非难事,为何只设定为十二万册?
霍曜绝非傻子,怎会放着赚钱的机会不要?
《风月》第二期加印后,后续三期的印刷量同步上调至二十万册。
昨日第三期已上架,热度虽不及第二期,但一日售出八万册仍属成功。
这一点也在霍曜的预料之内,没有人能始终维持超高热度,关键在于下一期能否提前售罄。
他还记得,上一世《某杂志》的单册最高销量曾达到二十五万册。
相较之下,《风月》无论从内容还是制作都更加精致。
既然《某杂志》能做到的事情,《风月》没有理由做不到,只是时间问题。
它的巅峰尚未到来。
杨度身为杂志负责人,正积极联络广告商,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来源,若经营得宜,其利润甚至可能超越杂志本身的收益。
三期刊物的发行量分别为十万册、十七万册和二十万册,总计四十七万册。
随着印刷数量的增加,单册的印刷成本显着下降,平均每册的利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