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他苦无良策解决宗室问题,才考虑效仿朱棣。但在听闻韩成提出的藩王外封妙计后,他立刻放弃了之前的念头。与韩成提出的策略相比,朱棣的方法显得逊色太多,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得知此法后,朱元璋立即决意将其付诸实践,绝不能让儿孙如猪般被圈养,更期望他们能有所成就。若后代中有人超越自己,他即便身在黄泉亦会开怀大笑。韩成原欲与朱标详谈解释,但闻朱元璋之言,便将未出口的话语咽下。有洪武大帝在此,无需多费口舌。果然,朱标未能继续表述的意见就此中断。稍作停顿后,朱标续道:“此事颇为意外,不合常理,恐有不少人反对……”“反对?”朱元璋笑意浮现,“看谁敢反对,敢反者即刻处斩!咱们倒要看看是他们嘴硬还是我的剑利!”此刻,朱元璋已然成为藩王外封的坚决拥护者,韩成之策正合他意。韩成在一旁聆听,不由自主地为朱元璋鼓掌称赞。不愧是朱皇帝,不愧是洪武大帝,如此气势非同一般。“陛下、殿下,此事看似逾矩,实则不然,皆有依据。”韩成开口说道,欲彻底打消朱标心中疑虑。“有据可循?”朱元璋父子目光齐齐投向韩成。韩成道:“分封制由来已久,有人说自尧舜时起便已存在。在我看来,这是一项优秀制度,既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又是领土扩张的有效途径。我中华文明起初疆域狭小,经多次分封与征战,版图才逐步扩展。特别是西周建立后的大规模分封,影响深远。原本许多土地不属于周,但此次分封使华夏文明得以更快传播发展,国土面积进一步扩大。”
昔日,七雄逐鹿,终归一统于秦。秦始皇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奠定大一统基业,此乃旷世之举。
诚然,此举为后来者立下标杆,其志六王尽灭,四海归一。帝王登基,无不以此为目标,历经战乱纷扰,中华大地终能重聚。
然而,项羽行分封,引楚汉之争;汉高祖虽设郡县,却兼行分封,遂有七国之乱;晋室亦遭八王之乱。后世王朝渐悟,封爵多有名无实。
及至今日,陛下广封亲王,致靖难之变……种种史事昭示,分封旧制已不合时宜,徒增动荡,当废除之。
然则,果真如此否?
吾以为非也。后世未能深谙分封之义,错用其形而失其神。分封之意,非将已有领地割裂,而是于未知之地赐封诸侯,令其率军开拓疆土,新建之地仍属天子名下。
后来诸君行分封,皆局限于既得之地,违背统一潮流,难免生乱。若陛下能外封藩王,则正合分封之本意,与当今体制相辅相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