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我国领土、胡作非为之时。
他们制糖的技术远远不如我们。
据我所知,如今欧洲那边,糖属于高档货。
在大明,只要有钱,还能买到糖。
但在欧洲,许多人家境富裕的人,即便有钱也买不到糖。
至于白砂糖,更是稀罕中的珍品。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地位显赫的皇室成员生病时,才可能吃到一些白砂糖。
能否享用白砂糖,甚至被当作身份尊贵与否的标志。
你吹嘘得再天花乱坠,若是在生病时连糖都吃不上,仅此一点,便足以让人大笑不止……
当然,由于那里的特殊状况,许多国家地域狭小,甚至比不上我们的一个省份。
不过那里的富豪并不少。
我们这边的丝绸、瓷器、茶叶这些,非常畅销。
在我的印象里,糖几乎紧随其后,成为第四大热门出口商品。
如果我们提升制糖工艺,肯定能让糖跻身前列,成为又一畅销品,狠狠地从海外赚取财富……”
听罢韩成的话,朱元璋与朱标皆有豁然开朗之感。
原来,华夏之物,在那些蛮荒之地竟这般受欢迎!
原来那里如此落后,连糖都产得不多!
再联想到韩成提到的几百年后那些蛮夷入侵中华之事,父子二人的想法顿时大变。
“必须发展制糖业!市舶司也得重新设立!
这么多富裕的蛮夷,正巴巴地等着向我们大明输贡,若是不趁机获利,实在辜负他们的好意!”
朱元璋拍着大腿,声音震响,显然是激动至极。
朱标虽也被韩成描绘的前景鼓舞得热血澎湃,但仍能保持几分清醒。
他很快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韩成,此事似乎有些问题。
你先前不是说要在海外卖高价糖,在国内卖低价糖吗?”
可糖在外域赚钱颇丰,许多人自然会尽量多把糖往外运。
往外输送的糖多了,国内的糖量就会减少,这样一来,价格依然难以降低。”
韩成听后,向朱标竖起大拇指说:“大哥,你的考量确实周到,这确实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时就需要官府介入管理了。
市舶司应当履行职责,严格管控糖出口的数量。
每年向外输出多少糖,都得提前规划好。
海外贸易通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