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他在海外华人还有国内一些激进青年里,威望颇高。”
杨度沉思片刻,缓缓道:“大人,依我看,如今僵持下去对咱们并无益处。和南方接触谈判,或许是当下最有利的选择。一来可以避免生灵涂炭,落下骂名;二来也能借机试探孙文他们的底线,为大人谋得最大利益。”
袁世凯摸了摸胡须,心中暗暗赞同杨度的话。他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思索良久后说道:“皙子,你说得在理。只是这谈判,必须得谨慎行事。咱们先放出和谈的风声,看看南方的反应。”
几天后,袁世凯派了心腹秘密前往南方,向革命军传达和谈的意向。南方革命党内部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最终决定与袁世凯进行谈判。
在南京临时政府那略显简陋却又处处透着新气象的办公室里,孙中山端坐在桌前,手中正审阅着一份文件。这时,秘书前来通报,袁世凯的心腹幕僚杨度约见。孙中山微微一怔,旋即放下手中文件,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他是袁世凯的幕僚吧?”思索片刻后,便和秘书说道:那就告诉他明日上午10点在明孝陵相见。
次日于上午9点杨度踏入明孝陵墓道,目光迅速扫过四周,最终落在孙中山身上,微微拱手,“孙先生,久仰大名。”孙中山转身,微笑着回礼,“杨先生不辞辛劳远道而来,想必是有要事相商。”
两人日常寒暄后,杨度也不兜圈子,直言道:“孙先生,如今南北对峙,清廷摇摇欲坠,战火纷飞,百姓苦不堪言呐。”孙中山神色凝重,微微点头,“我亦深知这局势严峻,所以才一心想要推翻清廷,建立共和,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杨度接着说道:“清廷如今确实气数将尽,袁大人手握重兵,也不愿看到生灵涂炭。只是他对皇室还有几分念旧,不想逼得太急。”孙中山轻轻皱眉,“帝制腐朽,早已不合时宜,清帝退位是大势所趋。但我也并非不通情理之人,若能和平解决,避免流血冲突,自然是好的。”
谈及袁世凯,孙中山陷入片刻沉思,缓缓说道:“袁项城,在朝堂摸爬滚打多年,有一定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只是他的心思难测,我虽听闻他对共和也有过些许表态,但始终难以完全信任。”杨度闻言,目光一闪,“孙先生有所不知,袁大人其实对共和理念并非全然排斥,只是身处复杂局势,有些顾虑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人就袁世凯的态度、清廷的未来走向以及当下的政治局势深入探讨了许久。杨度提出和谈的建议,孙中山陷入了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