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数字在谭威脑海中盘旋不去,两万八千三百二十人,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
“苗刚晨要是知道这些,怕是不会只把营州城里的可萨人赶出去那么简单。”
谭威喃喃自语,语气里带着一丝冷意,苗刚晨在营州被围多日,他心里憋着一股火,若得知可萨人如此残暴,定会下令严惩,盐州那些撤退的可萨人,恐怕也难逃厄运。
他又想到了冉闵,那个在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骂他残暴,有人赞他是民族英雄。
谭威此刻却觉得,评判一个人是否为英雄,关键看他是否能保护自己的百姓,在这乱世之中,能让百姓免于战火屠戮,便是最大的功绩,其他的争义,在鲜活的生命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思绪渐渐清晰,谭威起身走到案前,铺开宣纸,准备给崇祯写奏折。他提起笔,先是简述了西北联军解营州之围的战况,语气平实,没有过多渲染功绩。
接着笔锋一转,开始详细描述可萨军的种种恶行,从煌州六村被屠,到钮窑关三村遭焚,再到瓜州城内城外百姓的惨重伤亡,字里行间充满了悲愤。
写完最后一个字,谭威放下笔,看着纸上的内容,心中有了把握。崇祯虽急于改革,但也重舆论。
若知可萨人如此残害大明百姓,定会震怒,同意联军深入清河畔,彻底歼灭可萨残部。谭威心里清楚,联军虽解了营州之围,却绝不能就此解散。
于公而言,可萨人的主力虽退,但实力未损,他们据守塘州,时刻威胁着营州的安全。若不趁此机会将其彻底消灭,日后必成大患,边境永无宁日。
于私来说,这支联军是他费心血组建起来的力量,是他在这个时代立足的根本。掌控着联军,就能增强自己的实力,将来面对吴三桂等势力时,也能有更多的底气。
而且击败可萨人后,还能从他们那里缴获不少物资,顺便私胁收服一部分可萨人,为自己所用,这对壮大自身势力大有裨益。
不过谭威也有些顾虑。靖安军和班州军都有各自的统帅,未必会愿意在没有朝廷旨意的情况下,跟随他深入敌境。他必须想办法说服他们。
收集可萨人暴行的证据,这些血淋淋的事实,足以激起靖安军和班州军将士的同仇敌忾。
让他们亲眼看到可萨人的残暴,亲耳听到百姓的哭诉,他们就会明白,这场战争不能停,必须彻底打垮可萨人,才能为死去的同胞报仇,才能让边境的百姓过上安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