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一次,她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谦逊和诚恳。
她手中拿着一份厚厚的规划书,小心翼翼地递给杨浩宇,说道:“杨总,我最近仔细研究了国内外许多乡村旅游的成功案例,经过深思熟虑,我觉得咱们村也可以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一些沉浸式体验项目,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游客的游玩内容,还能提升他们的满意度。”
杨浩宇轻轻地翻开规划书,目光缓缓扫过书页上的文字。
当他看到“非遗工坊体验游”和“古盐道徒步研学”等方案时,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
然而,尽管这些方案看起来很有吸引力,杨浩宇还是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古总,这些想法确实很不错,但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在实施之前,我们必须先解决村民们的顾虑。如果开发过度,三姓寨可能就会失去它原本的特色和韵味,变得面目全非。”
古春静静地听着杨浩宇的话,若有所思。
她知道杨浩宇说得有道理,过度开发可能会给三姓寨带来负面影响。
经过一番思考,古春最终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杨浩宇的观点。
“我明白了,这次我听你的。”古春说道,“我们不能只考虑短期的利益,而忽视了三姓寨的长远发展。我们要确保开发的方式既能让游客体验到三姓寨的魅力,又能保护好这里的文化和环境。”
为了能够更好地倾听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杨浩宇特意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火塘夜话”活动。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杨浩宇带领着村民们来到了村子里的祠堂。
祠堂里,火塘中的木柴燃烧得噼啪作响,火星四溅,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村民们围坐在火塘周围,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而融洽。
老族长坐在火塘边,磕了磕手中的烟袋,慢悠悠地说道:“浩宇啊,我觉得搞旅游是个好主意,既能让咱们村子出名,又能给大家带来收入。但是呢,有一点我得提醒你,可不能让那些外来的人把咱们的规矩给坏了啊。”
杨浩宇连忙点头称是,他知道老族长说得有道理。村里的规矩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不能轻易被破坏。
这时,年轻的阿强站了起来,兴奋地说:“浩宇哥,我有个想法。咱们能不能教那些游客学做手工啊?比如说编竹篮、做木雕什么的,这样一来,游客们既能体验到咱们的传统文化,我们也能顺便赚点外快,你觉得咋样?”
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