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二年三月五日,申时,太原府,河东经略使大帐。
春日的阳光透过帐帘洒进帐内,张叔夜端坐主位,面前放着一封刚刚送到的军报。韩世忠、种师中、梁红玉分坐两旁,都在等待着什么。
"岳飞的回信到了,"张叔夜将信件递给韩世忠,"说是即日启程,三日内必到太原。算算时间,明日或后日就能到了。"
韩世忠接过信件仔细看了一遍,点头道:"这小子办事确实利索。带五百精骑,轻装简从,既不影响河北防务,又能及时赶到。"
"他留吴玠、杨沂中守河北,"种师中捋着胡须,沉吟道,"这安排倒是稳妥。不过老夫担心,万一挞懒趁岳飞离开,对河北有什么动作......"
"端孺兄多虑了,"韩世忠摆手道,"据最新探报,挞懒这几日行动诡异,全线收缩,兵力大减。看样子是被什么事情吓着了。"
梁红玉忽然问道:"会不会是因为河东这边的胜利?金人消息灵通,挞懒或许已经知道兀术、宗翰败逃的消息了。"
"极有可能,"张叔夜点头,"河东一战的影响,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韩世忠拍案道:"如此正好!金人士气低落,正是我军北进的良机。"
"话虽如此,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张叔夜站起身来,走到舆图前,"等岳飞一到,我们就要商议具体的北伐方略。"
他手指在地图上划动:"目前我军已控制河东中南部,太原、泽州、沁州这一线都在我军手中。但朔州、应州、大同府这一线,仍被金人占据。"
"兀术、宗翰败逃后,多半就退守到这一线了,"种师中分析道,"朔州地势险要,大同更是燕云门户,金人必然会重兵把守。"
韩世忠走到舆图前,仔细观察:"张总领,依你之见,我军是先取朔州,还是直攻大同?"
"这正是要和岳飞商议的,"张叔夜沉思道,"朔州虽然险要,但相对较近,我军补给便利。大同虽然重要,但距离太远,攻城时后勤压力很大。"
梁红玉也走过来,纤指在地图上点动:"依妾身之见,不如先攻朔州。"
三人都看向她,种师中问道:"红玉有何见解?"
"你们想想,"梁红玉分析道,"朔州一旦拿下,就能切断大同与燕京的陆路联系。到时候大同成了孤城,不攻自困。而且攻朔州的话,我军可以从太原出发,补给线短,风险小。"
张叔夜眼前一亮:"红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