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石台上放着本玉版书,上面刻着"恒山黄芪七二变法",记载着不同年份、不同病症的配伍之法。仙子笑道:"此书赠你,记住'用药如调阴阳,当随天时而变'。"说罢化作一道金光,融入洞顶的石钟乳。
云樵捧着玉版书走出悬瓮洞,雪已停了,背阴坡的黄芪在阳光下泛着金光,他忽然明白:所谓"仙种",不过是最懂顺应天地的草木;所谓"仙方",不过是先人从实践中摸出的自然规律。
第八回 金马护药传薪火
重阳那天,恒山来了伙马匪,听说恒山黄芪能卖高价,竟带着锄头要去背阴坡盗采。云樵带着村民们拿着扁担阻拦,马匪头目挥刀便砍,却见一道金光从坡上窜出,一匹金马驹踏云而来,蹄子踏过之处,生出无数黄芪藤,像绳索般缠住马匪的手脚。
那金马驹通体金黄,鬃毛如火焰,正是仙子常骑的灵兽。它在云樵面前屈膝,嘴里吐出颗褐红的籽种,云樵接住时,籽种竟化作块玉佩,上面刻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八个字。
"这是守护恒山黄芪的神兽。"张伯拄着拐杖赶来,"老辈人说,黄芪仙子本是神农氏的侍女,当年为救恒山瘟疫,偷了天庭的'补气籽',被贬在此地,金马驹是天帝派来监督她的,却渐渐被她的仁心打动,成了护药的灵兽。"
马匪们被金马驹的神威吓住,跪地求饶。云樵指着背阴坡:"这黄芪是救命的药,不是发财的货。每年采收,我们只取三成,留七成让它繁衍,这是跟天地借生路,得懂感恩。"马匪们连滚带爬地走了,从此再没人敢来盗采。
岁月流转,云樵也成了白发老者,他把玉版书和羊皮卷传给徒弟,说:"恒山黄芪的好,不在'仙种'二字,而在'顺应'二字。它知阴坡能养气,故扎根岩缝;知霜降宜藏精,故蓄势待发;知配伍能增效,故与百药相和。这才是'天人合一'的真意。"
徒弟们在他的教导下,将恒山黄芪的采制之法、配伍之道一代代传下去。浑源古城的药铺越开越多,恒山黄芪的名声传到了关外,可背阴坡的采收规矩从未变过:三年一采,阴干切片,蜜炙存性。老药工们仍会对着初升的太阳念叨:"看这'金井玉栏',是仙子的指尖印;闻这甘温气,是金马的鼻息香。"
结语
恒山的云雾依旧在背阴坡流转,那些金黄的黄芪花,每年清明都会准时绽放。悬瓮洞的石钟乳还在滴水,玉版书的字迹却已被无数双指腹磨得发亮。没人再纠结"仙种"是否真有其事,因为药铺里的黄芪片仍在治愈着气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