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春水生发
第二章 二月仲春·雨水润物
回目:
楔子·青蘅新咏
(鹧鸪天)
轻捣青霜入玉炉,辛温相济化寒殊。
葱根透达三分气,姜屑融和一味枢。
金克木,水生珠,阴阳妙合在须臾。
莫言春雨多寒湿,自有灵膏润百肤。
第一节 丙丁炉·炼膏先调水火济
正月初二,交雨水节气前一日,青蘅居里的丙丁炉已烧得通红。炉身刻着“水火既济”卦象,炉中三根铜柱分别雕着青龙、白虎、玄武,独缺朱雀——此炉专炼温燥之剂,需借南方离火之气,故朱雀位留空以待天时。
“阿茯,将‘九节白茯苓’置于炉东木位。”青珩手持《雷公炮炙论》,指点仙童摆放药材。那茯苓生得浑圆如玉,顶结九茎,正是辰时采的“阳根”,表皮尚沾着未干的朝露。阿茯刚放好茯苓,炉中忽然窜起青焰——那是木气遇火的征兆。
“薄荷需‘隔纸炒’,以防辛散太过,”青珩将晒干的薄荷叶铺在桑皮纸上,“但今岁寒湿盛,需改‘酒炒’以增温通之效。”她取来陈年黄酒,酒坛上“戊己”二字泛着微光——此酒酿于长夏土旺之时,最能调和土木。
忽闻谷外传来“嘎嘎”之声,正是“獭祭鱼”之候到了。阿茯望向溪流方向,只见水獭将捕到的鱼排列岸边,竟似在祭祀天地。青珩见状,指尖轻弹炉中铜柱,青龙纹瞬间泛起水光:“獭祭鱼,乃水旺之象。今岁初气遇燥金,本当水涸,却因金生水太过,反成寒湿之患。”
她取出昨夜所得的灵露,滴三滴入炉中,青焰立刻化作紫金色,隐隐有薄荷香与酒香溢出。“看好了,”她将拌过酒的薄荷叶倒入铜鼎,“凡炼膏需分‘三候九炼’:一候融形,二候炼气,三候聚神。今以酒为媒,以火为用,正是‘以热治寒,以通治塞’之法。”
第二节 倒春寒·寒湿逆气侵芳谷
时至子夜,正当“鸿雁来”之候,天际忽然飘来铅灰色云团,竟比数九寒天还要阴冷。阿茯刚要关窗,忽见窗外草木挂起白霜,连丙丁炉的火焰都矮了三分。“是‘倒春寒’!”青珩瞳孔微缩,炉中黄酒突然沸腾,薄荷叶竟凝成冰晶。
“速取‘太阳烛照石’!”她话音未落,炉底暗格自动打开,露出拳头大的赤色晶石。此石采自昆仑山火山口,内藏太阳真火之精,此刻置于炉中,紫金色火焰顿时暴涨三尺,将冰晶瞬间融化。但见薄荷叶在火中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