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仙露记·卷三·冬水封藏》
第一节·气不归元
冬尽之日,云台峰的冰雪开始消融,却在岩石缝隙间凝结成倒垂的冰钟,如肾气虚衰、气不得续之象。清露踏过「归墟径」,见融化的雪水汇聚成溪,水流声如人喘息,溪边的苔藓呈青紫色,状如人体青紫的指甲,此乃「肾不纳气,气滞血瘀」。山脚下的村落里,百姓多患「虚喘」,动则喘息抬肩,呼多吸少,喉间如拽锯,腰膝酸软如折,此乃「肾为气根,根虚则叶摇」,对应《难经·四难》「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气也」。
清露登上「观气台」,见北方虚日鼠星(属水,主冬至后气)光芒微弱如豆,而西方昴日鸡星(属金,主肃降)频繁闪烁,形成「金实水虚」的异象。她取出「气海镜」,镜中映出自身「肾俞穴」凹陷如坑,而「膻中穴」气团上浮,正如《景岳全书》「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忽然,镜中浮现《灵枢·五味》文字:「肾欲酸,心欲苦,肺欲辛,肝欲甘,脾欲咸」,与百姓喜食酸味以敛气的习性吻合。
行至「玄息崖」,清露见崖壁上的钟乳石呈垂坠状,如肾气虚陷,石缝中渗出的水滴声竟如人吸气不足的「短气」声。崖下的仙鹤群缩颈藏头,单足独立不稳,此乃「肾不主骨,骨失所养」。更奇的是,鹤羽上的白色斑点呈「气」字形,随鹤鸣而明灭,此乃「金气欲振,水不承制」。
清露取出「五运六气盘」,见「厥阴风木」之气提前萌动,「太阳寒水」区域萎缩,盘底「水虚木旺,气失根蒂」的铭文渗出雾气。她深知,今岁「冬气不藏」,致「肾气提前升发,根虚叶燥」,需以「补肾纳气,金水相生」之法破局,否则待立春「木旺克土」,必有「喘脱」之危。
第二节·云岭采根
清露决定采「三纳药」:人参(补元气)、蛤蚧(纳肾气)、百合(敛肺气)。寅时三刻,她至「云岭」采人参,岭上云雾如帐,人参茎叶上的露珠呈「人」字形,此乃「得天地元气」的灵兆。采时需念《人参咒》:「人参生云岭,元气藏土井,纳气如绳系,虚喘自平定」,每念一遍,参须便自动舒展,状如人臂拥抱。
又至「蛤蚧岩」采蛤蚧,岩下阴湿如肾窍,蛤蚧背覆鳞片如肺叶,尾部吸盘如肾络,《本草纲目》载「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清露以「庚金夹」捕捉,见雌雄蛤蚧首尾相衔,此乃「阴阳和合」的天示,遂成对采撷。
最后取「雪顶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