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炎症,其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炎作用。
9. 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外用可消肿止痛,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同时具有抗菌、抗炎作用。
10. 朱砂:味甘,性微寒;有毒,归心经。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外用可抑制细菌生长,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但因有毒性,需谨慎使用。
11.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12.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可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创面修复。
13. 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营养吸收,为创面愈合提供物质基础。
14.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健脾利湿,改善局部水肿,促进创面愈合。
15.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可抗炎、抗菌,调和药膏中各药物的性味。
16.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具有显着的抗炎、抗菌效果。
17. 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可抗菌、抗炎,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18.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抗炎、抗氧化。
19. 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可抗菌、抗病毒、抗炎,促进创面愈合。
20. 野菊花: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经。清热解毒,泻火平肝。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作用,可减轻创面炎症。
21.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菌谱广,可抑制多种细菌生长,调节免疫功能。
22.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可抗炎、抗过敏、抗氧化,减轻创面炎症渗出。
23.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