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紧张关系,为边境地区赢得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
2.3 安南经略得失(864 - 868年经略安南的民生政策与军事威慑并行措施)
安南地区(今越南北部)在唐末也面临着南诏的威胁。864年,高骈被任命为安南都护,负责经略安南地区。在安南期间,高骈采取了民生政策与军事威慑并行的措施。
在民生政策方面,高骈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提高农业产量。同时,他还加强了对市场的管理,保障了商业贸易的顺利进行。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安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在军事方面,高骈加强了安南地区的军事防御。他修建城墙、堡垒,训练军队,提高了当地的军事防御能力。同时,他还对南诏的边境地区进行军事威慑,多次发起小规模的军事行动,打击南诏的嚣张气焰。通过这些军事行动,高骈有效地遏制了南诏对安南地区的侵略,维护了安南地区的稳定。
然而,高骈在安南的经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在加强军事防御的同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当地的财政负担。此外,他对当地的民族问题处理得不够完善,可能引发了一些民族矛盾。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高骈在安南的经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两度靖难:关键转折期的抉择
3.1 黄巢起事初期应对(乾符五年878年镇压冤句起义军)
878年,黄巢起义爆发,黄巢领导的起义军以冤句为根据地,迅速发展壮大。唐朝朝廷为镇压起义,任命高骈为镇海军节度使,负责镇压冤句起义军。
高骈在接到任命后,迅速组织军队,向冤句进发。他凭借自己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对起义军发起了多次攻击。在与起义军的战斗中,高骈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战术。他利用起义军缺乏正规训练和武器装备的弱点,采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多次击败起义军。
然而,高骈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他对起义军采取了过度的屠杀政策,导致许多无辜百姓丧生。这种做法引起了当地百姓的强烈不满,也对高骈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高骈在军队管理和后勤保障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军队纪律松懈,部分士兵在作战过程中出现了临阵脱逃的现象,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后勤保障方面,由于物资供应不足,士兵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