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的辞藻和精妙的比喻,将杨贵妃的美貌和唐玄宗对她的宠爱描绘得淋漓尽致,也让李白在宫廷中声名鹊起。
然而,李白的满腔抱负并不仅仅是为皇帝写诗娱乐。他渴望能够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但在宫廷中,他只是被当作一个御用文人,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用。他逐渐对这种生活感到厌倦和失望,心中的苦闷也与日俱增。
在长安的三年里,李白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贺知章、张旭等。他们经常在一起饮酒赋诗,畅谈人生理想,被称为“酒中八仙”。他们的聚会充满了欢声笑语和豪情壮志,成为了长安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李白的豪放不羁和直言不讳也让他得罪了一些权贵。他曾在酒醉时让高力士为他脱靴,这一行为引起了高力士的不满。高力士在杨贵妃面前进谗言,使得杨贵妃对李白也产生了反感。从此,李白在宫廷中的处境变得愈发艰难。
终于,李白意识到自己在长安已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决定离开这个让他充满希望又充满失望的地方。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赐金放还,他带着满心的无奈和惆怅,离开了长安。这段长安岁月,虽然短暂,但却对李白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李白看到了宫廷的奢华与腐败,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自由和理想的信念。
四、再度漫游(744 - 755年,44 - 55岁)
离开长安后,李白开始了长达十一年的漫游生活。他就像一只自由的鸟儿,在广阔的天地间翱翔。他游历了梁宋、齐鲁、燕赵、江浙等地,结交了许多文人道士,如杜甫、高适、元丹丘、岑夫子等。他们一起饮酒赋诗,畅谈人生理想,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在洛阳,李白遇到了杜甫。这两位伟大的诗人一见如故,他们一起游览山水,一起讨论诗歌创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的相遇,就像两颗璀璨的星辰在夜空中交汇,照亮了彼此的人生。他们一起约好访道求仙,共同追寻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在那个秋天,他们来到了梁宋,与高适相识。三人一起抒怀遣兴,借古评今,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他们的诗歌创作也在这段时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漫游的过程中,李白还对道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前往齐州紫极宫,正式成为一名道士。他希望通过道教的修行,找到心灵的寄托,摆脱尘世的烦恼。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