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电路进行了模块化,让其更集中,还有就是高效的 I/O设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电路板我想通过印刷电路技术,从而实现元件高密度布局,这样一来就能减少焊点数量和故障点……。”。
李枭的解释,虽然其中很多黄部长并不太明白其意思,不过也能理解一个大概,并且对于李枭他也很有信心的,等到李枭说完,黄部长就又道:“你想要那些材料?”。
这个想法也是李枭临时做出的,按照计划他本来想要等到明年或者后年进行,到时候一些材料也更便宜,但他没想到计算机要进行公开,这些必须提前些了,这要是一些材料到时候因为封锁力度加强,无法运过来,那就比较麻烦了。
从背包里拿纸笔,李枭就开始写起了需求,首先就是锗合金结晶体管,并且还必须是新型号的晶体管。
老型号虽然也能用,但在工艺上和新型号会差不少,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稳定性差。
除了锗合金结晶体管,还有就是显示器。
PDP-1计算机用的显示器,是Type30 CRT显示器,不过现在Type30 CRT显示器还没出现,这个就只能自己搞,不过其实也简单。
Type30 CRT显示器说白了也属于阴极射线管显示器,这种显示器是一种点模式设备,通过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击打在荧光屏上产生光点来显示图像,利用 “显示一个点在阴极射线管上” 的指令,来构建图像。
原理并不复杂,并且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就有现成的,只需要进行一些改装就可以使用。
之后就是内存,PDP-1计算机配备了4K内存,这种技术到了1955年也是比较成熟的,虽然价格比起几年后会贵很多,但能买到就已经很不错了。
还有就是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就是穿孔纸卡,至于键盘这个自己就已经弄了出来。
输出设备除了显示屏幕外,打印机等设备也必不可少,必须要凑齐了。
存储设备用磁带就OK了,计算机用过通过磁带驱动器读写磁带,就能存储大量数据和程序。
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计算机上特定的接口与外部设备,以及基于 PDP-1 的软件与周边生态配件,这个都是PDP-1计算机研发小队自己研发的,在这个年代根本就买不到。
李枭想了想,就写了一些材料,等到回来他准备自己进行制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