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须,向前迈出一步,说道:“陛下若要施行此令,不妨借助《周礼》中‘大宗小宗’的大义,将纳妾数量与匠官品级联系起来。比如说,镇国将军若有年满十五岁的儿子,且通过了太学算学科的殿试,便允许增添妾室一名。如此一来,既能限制宗室生育,又能鼓励他们学习工器之学。”
朱厚照听后,不禁击掌而笑:“杨卿果然对礼法精妙之处领会颇深。”他转头看向司礼监掌印太监张忠,吩咐道,“传朕旨意:宗室子弟十岁进入太学算学科学习,十五岁时若能精通《九章算术》,便赐予‘工器监生’的头衔,可按照匠官品级纳妾。”说到这儿,他忽然压低声音,又补充道,“若是有宗室私自铸造火器……”
“陛下明鉴啊!”宁王朱宸濠一听,赶忙扑通一声跪地,腰间玉带銙碰撞发出当啷声响,“臣向来深知工器乃是国之重器,岂敢轻易造次?去年陛下赏赐给臣的神锐铳模型,臣一直供奉在家庙之中,每日都小心照看。”
朱厚照目光越过宁王,看向他身后的随侍,只见那人袖口露出的算珠绳结,正是南京太学匠籍生员的标识。他不禁想起东厂送来的密报:宁王私自设立“工器坊”,还让太学算生依据推演的“无效螺旋纹”来铸造火炮。
“既然知道工器重要,”朱厚照说着,将一本《宗室违制录》掷下,“那为何还要私自开采铁矿?又为何命人拓印《工器汇典》中‘磁石磨针’的图示?”话音刚落,殿外突然传来铁链的声响,东厂番子押着宁王的铁匠师傅走进殿中。只见那人腰间的“工”字铁牌,已经被紫雪试纸染成了深紫色——这是接触过铅丹的明显痕迹。
就在宁王面如死灰之时,朱厚照却放缓了语气:“念在宗室的体面,可免你死罪。”说着,他指了指案头摆放的《匠籍脱籍条例》,“让你的儿子朱拱栟进入太学算学科学习,以他将来在匠官方面的前程来抵罪吧。”
就在同一天,在马六甲的归民商站,李铁锤蹲在“工”字旗下,看着一艘佛郎机商船缓缓驶入锚地。船头的葡萄牙船长手里捏着一封染血的密信,信上“工器保护费按货值一成”的汉字还带着海水的腥味。
“火器检查。”李铁锤腰间的“工器监军”铁牌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光。两名匠户按照吩咐,用松烟墨涂抹商船的铜炮,没过多久,试纸便显示出结果——铅砂含量竟然高达六成。“按照《大明会典》规定,私自铸造含铅量超过三成火器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