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井,以龙骨水车汲咸水灌田,竟得卤地生稻。土番称『大明神犁破岩,金种吸海为露』。」
他摸了摸案头的硫磺样本,杂质含量从三成降至半成——土番依汉人方法淘洗矿砂,效率提升三倍。远处传来福船归港的号角,船舱里的硫磺混着稻谷香气,流民屯堡的新稻已抽穗,穗头沉甸甸压弯秸秆,恰似黄金铺地。
八月初二·在豹房,朱厚照听着张忠的密报,目光落在舆图上新标「金穗屯」:「土番可愿学汉文?」
「十户有七送孩童入屯堡蒙学,」张忠算珠轻响,「匠户与土番互结「铁犁盟」,以铁器换蜜蜡、鹿皮。泉州流民已安置两千,皆有田可耕。」
朱厚照点头,提笔在《小东番图说》空白处画了个圆圈,圈内「土番」二字旁注:「能耕能织,渐同编户。」他望向窗外,工匠正在试造新式水磨,轮轴转动声与远处的童谣相和,竟是土番孩童用汉语唱《击壤歌》。
冬至的鸡笼金穗屯,李铁柱望着满山金黄的稻穗,手掌的老茧又厚了几分。窑口新铸的「工」字铁牌上,「以工化民,以器载道」的铭文被稻穗遮掩一半。土番长老带着阿土仔前来,献上用蜜蜡封存的矿脉图,图上用汉标注着「硫磺七,石英三」。
深山中传来伐木声,那是土番在汉人匠户指导下建造粮仓。李铁柱摸出块碎犁头,犁壁上的「工」字沾着稻花,忽然听见阿土仔用生硬的汉语喊:「李师傅,明年能教我们炼铁吗?」
这一夜,鸡笼山的篝火映红海峡。豹房内,朱厚照翻阅《工器汇典农政全书》,见书页间夹着张稻穗,穗尖还沾着未干的硫磺粉。他笑了笑,将稻穗插进铜鹤香炉,松脂香混着稻香,竟比往日更觉清甜。
喜欢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