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外界的【压迫】,落在学生身上就是【压迫感】。
或许,有人天生就热爱学习。
但没有人会喜欢在精神和身体濒临极限之后,忍受着生理上的痛苦而学习。
自由是‘人维持基础思考的一切所需’,包括物质和精神。
‘学习压力’,其根本,是自由受到了侵犯。
或许是,不知道怎么做,怎么选择才更加合适自身的选择——纠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也或许是,以他人以物质条件或者精神条件作为威胁后的被迫选择——妥协。
无论如何,‘学习压力’被归类为一种感受前,会有一个感受痛苦并且将之记忆的过程。
这一过程……就是【压迫感】。
不敢反抗的对象,可能是【家人】,可能是【学校】……甚至可能是【贫穷】。
通常来说,写小说的时候,为了增加反派的压迫感。
经常会以他人的【妥协】作为衬托,偶尔会以【纠结】作为衬托。
归根结底,【压迫感】是带给人的。
至于压迫……应该不用太多解释吧。
本文中,导致贫富差距巨大,却无法被修正,无法反抗的主要因素,就是【压迫】。(纯属个人意见,有推理过程,但可能是臆想,解释权归作者自己所有。无映射现实,)
有人说,‘你不是讨厌有钱人,只是讨厌有钱的不是你。’
但我觉得不是这样。
如果把钱放在我面前,我会拿。
可那不意味着,我成为有钱人就结束了。
讨厌的是【有钱人】这个阶层,而不是我不是这个阶层的人。
钱够花就好。
多少够花,够让我满足自由就够花。
如前文所说,自由是‘人维持基础思考的一切所需’。
为了满足这个所需,可以工作,可以付出。
只要付出有差不多的回报就好。
现在生产力那么多,不必非得人吃人才能活,对吧?
人或许会因为自己的自由得到满足,而不去争取更多。
可你的态度并没有改变。
所以,‘你不是讨厌有钱人,只是讨厌有钱的不是你’这个所谓的‘大道理’,其实是利用了人的逻辑错觉,偷换了概念。
你讨厌的是阶级,是富人阶级。
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