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尖在缎面画了个圈。
"本郡主是说。”
“这冷色调虽合意境,却不合圣心。"
赵灵悦适时上前袖中《织工典》扉页轻晃:"太后娘娘近年喜暖色系,去年万寿佳节,江南织造局因贡缎用了天青色素,被斥责'有违春和景明之意'。"
苏妩纤面露惊色:"竟有此事,民妇整日闷在织房,倒不知宫廷风尚变化......"
"倒也不全怪你。"郑吣意语气稍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指了指蕉叶边缘的锯齿。
"若将这锯齿改作圆纹,再用金线勾边,既保纹样筋骨,又添几分暖意,岂不两全?"
苏妩纤眼睛一亮,立刻福身:
"郡主高见!”
“民妇这就命人拆了重织。”
“只是这金线......"
"用蜀锦金线即可。"
郑吣意扫过她腕间银镯。
"苏姑娘可知,你这缠枝莲的纹路。”
“与我闺中那对镯子出自同一位老银匠?"
苏妩纤愣了愣,面上浮起笑意:
"原来郡主也认得扬州'朱记'的手艺?”
“那老匠人临终前曾说。”
“缠枝莲要三圈半才合古法......"
许久后,织锦房内烛影摇红,郑吣意指尖抚过改样后的缎面,见蕉叶边缘的金线已勾出柔润弧度,这才颔首:"苏姑娘果然手巧,这般改动倒添了几分温润。"
苏妩纤擦了擦额角细汗,笑道:"多亏郡主指点,否则民妇险些误了贡缎大局。"
她抬眼望了望窗外渐斜的日影。
"眼看申时初了。”
“郡主可愿在寒阁用膳?”
“我这就叫人去备扬州炒饭。”
“再烫壶暖酒驱寒。"
郑吣意婉拒道:
"本宫还要回驿站批览文书。”
“来日再叨扰苏姑娘。”
“何况......"她瞥了眼沈砚南。
"赵大人已备好了马车,不便劳师动众。"
苏妩纤见她执意要走,也不牵强,只抬手轻拍三下,顷刻间,十二名绣娘鱼贯而入,皆着月白襦裙,髻上别着素白绢花,齐齐福身:"恭送郡主。"
郑吣意见状忙抬手虚扶: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