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裘上前。
却被她抬手止住,
"着红狐斗篷罢,雪天里瞧着喜庆。"
半柱香工夫,青竹帘外已见云锦阁朱漆飞檐,嫣儿扶着郑吣意扶着下车,狐裘上的毛被雪粒子压得微沉。
抬眼便见门廊下两道身影——沈砚南着月白短打,袖口挽起处露出旧伤布条,倒比寻常绣庄掌事多了几分利落。
旁侧苏妩纤,身着绿裙髻插素兰,月白绫子缠腕,指尖茧子从袖口漏出半截。
"郡主动驾亲临,寒阁蓬荜生辉。"
苏妩纤福身时,袖口银镯轻响。
郑吣意眸色微深,面上却含着笑:
"你我此番再会,不必多礼。”
“早闻苏姑娘一双巧手能织云霞。”
“今日倒要讨教讨教。"
"郡主此话折煞民妇了。"
苏妩纤垂首时,素兰轻颤。
"不过是些穿针引线的活儿。”
”怎敢在郡主面前班门弄斧。"
话落,苏妩纤便引着郑吣意踏入织锦房,十二架鎏金织机并排而立,素缎如银河垂地,每道都用香樟木镇纸压着。
郑吣意行至首架织机前,指尖刚触缎面,便觉凉意透骨——竟是用冰蚕丝混着银丝织就,雨丝纹样在光影里泛着幽蓝。
她挑眉望向苏妩纤。
"这雨丝竟用了十二色银线?"
苏妩纤眼底泛起亮光,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指尖在缎面轻点:"九经十二纬。”
"回郡主,此为失传的'千层雪'织法。"
“每道纬线都要浸过雪水七次,方能织出'雨打芭蕉'的通透感,您瞧这叶脉——"
她掀起缎角,露出背面极细的针脚。
"每片蕉叶的脉络走向都不同,东边这架是'斜风细雨',西边那架是'骤雨打萍',暗合'雨打千般态'的意趣。"
郑吣意听得专注,忽而轻笑:
"苏姑娘倒是个痴人。"
她指了指叶尖处若隐若现的暗纹。
"不过这色泽......"
苏妩纤抢答,耳尖微微发红。
"郡主可是嫌太素了?"
"奴婢斗胆揣测,'雨打芭蕉'意境。”
“便想着用冰蚕丝衬银线。”
“既能显风骨,又合冬日气象......"
"苏姑娘误会了。"郑吣意打断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