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好处是通过迷惑手段,便于隐蔽沂蒙军区有机场的事实,但得到B一24轰炸机的机会较少。如果轰炸日本后在山东停留加油,日军高度戒备,沂蒙军区有机场的消息无法则隐瞒,但有机会得到更多B一24轰炸机,后果是会遭到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沂蒙军区遭到多大损失无法预估。
李振华思来想去,还是倾向于第一方案,即轰炸前在沂蒙军区停留补给。第二方案对沂蒙军区来说未知的风险太大,现在是1942年底,日军在中国的军力还非常强大,如果1944年,日军已显疲态,李振华的选择就会是后者。
虽然李振华这次选择了第一方案,但那也不是万无一失,机场仍有被暴露的风险。况且轰炸日本本土不可能只有这一次,次数越多暴露的风险就越大,受到日军的报复是迟早的事。为应对这一情况,沂蒙军区还是要预先制定出应急预案,正如孙子兵法所言:"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第二天鲁中王司令到了,第四天滨海陈司令到了。李振华告诉了两人杜立特轰炸机群将轰炸日本本岛的消息,两人都很兴奋。这一消息在沂蒙军区还处于严格保密状态,知道的人不会超过一个巴掌。
李振华告诉两人,为防止日军可能的报复,他们三人要制定一个应急预案,日军进攻的规模设定在10一12万人,我军动用的军力除了沂蒙军区,115师主力外,还要动用苏北根据地、湖西根据地、鲁西根据地的兵力,冀中、冀南根据地也要做好准备,我军视日军进攻情况动用主力将达到15一20万人,地方部队将达到30一40万人。王司令、陈司令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两人还从没有指挥过这么大规模的战役,都望向李振华。李振华也是翻了白眼,心道:"你们望着我也白搭,我也没指挥过。"但嘴上可不能这样说。
李振华从容地道:"做什么事都有第一次,人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这是个好机会,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个将军会嫌弃自己手中兵力多的。"
王、陈两位司令想想也是,对个人而言这的确是个难得的机会。李振华还告诉两人,115师陈师长也会参与进来。两人听了心里的底气更足了一些。
三人仔细研究了日军在华北、华中的兵力布置。认为华北派遣军目前没有能力单独组织这么大规模行动,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联合青岛日本海军、华中徐州驻军以及从关东军调集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