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要强行清理菌毯,可能有毒,而且会触发它的防御机制。”林墨指示道,“李四,你尝试用【净化微光】照射菌毯,看看能不能削弱它的活性。王五,你检查一下安全门附近有没有备用的手动开启装置或者通风管道可以绕过去。”
李四的【净化微光】对菌毯果然有一定效果,菌毯的蠕动速度明显减缓,生物电流也减弱了不少。但想要彻底清除,恐怕需要很长时间。
而王五那边则传来了好消息:“林科长!我发现安全门旁边有一个被杂物堵住的维修通道入口!看起来很狭窄,但成年人应该能勉强通过!”
“太好了!”林墨当机立断,“放弃清理菌毯!全体从维修通道进入B区!赵六,你体型最壮,你在前面开路,注意安全!”
在赵六费力地清理掉维修通道口的杂物后,应急小队鱼贯而入,成功绕过了被菌毯覆盖的安全门。
【事件三:B区安全门故障排除/绕行,完成度:优秀。(成功找到并利用备用通道,避免了不必要的风险和时间浪费)。】
三个事件全部解决,时间还剩下大约十分钟。
【叮!所有突发危机事件已处理完毕。请在剩余时间内,根据您的指挥过程和处理结果,撰写一份《第七研究所A区突发事件危机处理总结报告》,并提交。】
林墨深吸一口气,真正的“专业”考验来了!
他立刻在虚拟操作界面上调出报告模板,开始奋笔疾书。
报告的结构清晰,条理分明:
一、 事件概述:简要描述了三起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
二、 处理过程:详细记录了每个事件的指挥决策、人员调配、资源利用和应对措施。林墨特别强调了“以人为本”、“科学决策”、“灵活应变”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三、 结果与评估:客观评价了每个事件的处理结果,分析了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比如火灾未能彻底消灭火源魔物,少数白鼠逃逸等。
四、 经验总结与建议:针对此次模拟演练,提出了几点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例如:加强街道应急小队的装备配置,增加对特殊环境的防护装备、提升队员的综合技能特别是应对魔物和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建立更完善的应急预案信息共享机制等。
他甚至还“引经据典”,提到了几条“夏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相关条款,以增强报告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洋洋洒洒近两千字的报告,林墨一气呵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