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部理论的基础——门罗效应;而1910年,德国的埃贡·诺伊曼(Egon Neumann)又发现,在炸药中刻出圆柱形凹槽,可以对钢板造成穿孔。
因此,这项理论有时也被称作“门罗-诺伊曼效应”。
不过就像以往一样,这两位的成果无人关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重新受到重视。”
而汉斯,仅仅是比任何人都更早看清了它的价值。
“......我真想打开副总理的脑子看看,怎么能不断想出这种恐怖的武器。”
“别人看了还以为我是战争狂呢。”
“不是吗?”
“当然不是。”
世上还有谁比我更加热爱和平的呢?
当然,外人若不明就里,大概又会以为他在谋划什么征服世界的阴谋。但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德意志帝国,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罢了。
说白了,就是居安思危。
战争若不可避免,那就得想办法以最简单、最轻松的方式取胜。
“不过这次不同于突击步枪,这种火箭并不昂贵。”
“哦,真的吗?”
还没等阿登纳开口抱怨价格,鲁登道夫就先发制人,顿时让阿登纳原本紧绷的脸色缓和了下来。
确实,铁拳的成本注定低廉。
结构简单,推进剂也只是便宜的黑火药。
“话说回来,真想早点做出‘火箭反坦克步枪’(Raketenpanzerbüchse,RPzB)。”
这是一种模仿美国巴祖卡研发的反坦克武器,也就是后来着名的“装甲破坏神杖”——战车杀手(PanzerSchreck)。
铁拳毕竟是一次性使用的武器,面对真正的反坦克需求还有很多局限性,因此战车杀手是必要的补强。
“咳咳,这个价位我还能接受。武器嘛,终究还是越便宜、越能大量生产越好。照这个方向继续推进吧。”
“遵命,总理阁下!”
顺利通过审查的铁拳,让鲁登道夫笑得合不拢嘴。
站在旁观角度看,多少也有些心酸。
毕竟这年头,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毫无节制地挥霍军费了。
“那么,接下来终于轮到‘大家伙’登场了。”
“是的,首先是——‘钢铁汉斯’......”
“咳!咳!”
“咳,不对,是用来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