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也是为什么在非洲、中东等第三世界,Gew98和莫辛纳甘至今仍活跃在战场上的原因之一。
“即便突击步枪的单价高于Gew98,我也认为这枪完全值得投入。而且反正几十年后,这种突击步枪迟早会成为所有制式步枪的标准。现在就抢先一步,意义非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话是这么说没错......鲁登道夫大臣,突击步枪的大规模量产大概要到什么时候?”
“照目前的进度来看,应该会在1928年,最迟也不会超过1930年。”
“三到五年吗......那在这期间尽可能在不削弱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吧。冲锋枪也是在大战中,为了提升产能、降低价格而简化过的。”
唔唔......话虽如此,但要是把突击步枪也搞得跟斯登一样就太勉强了......
“我会先让施迈瑟兄弟试试看。”
不行的话......那也只能作罢了。
“很好。那么,下一项演示吧。”
“是,这次要展示的是便携式反坦克火箭。”
“......火箭?”
啪、啪!
就在阿登纳歪头思索之际,随着鲁登道夫的掌声,一群士兵手持装有棍棒模样的物体走上了演示场。
“请允许我介绍!我们德意志帝国全新的反坦克武器——铁拳(Panzerfaust)!”
咻——轰隆!!
鲁登道夫话音刚落,那“棍棒”便喷吐出白烟,带着尖啸直奔目标而去。
“哇哦。”
在那枚火箭准确命中目标钢板,并随之爆炸贯穿的瞬间,阿登纳惊愕得张大了嘴。
“哈哈哈!怎么样,总理阁下?大战时用的反坦克步枪实在是后坐力太强、威力也不稳定,各方面都难用。但只要有这铁拳,我们就能从远处高效摧毁敌方装甲车和坦克!”
这正是聚能战斗部的威力。
至于为什么现在就有了聚能战斗部?其实研究这一技术早在很久以前就已开始,而且最早就是德国启动的。
‘好像最早是1792年,矿山技师弗朗茨·巴德(Franz Xaver von Baader)为了增强炸药威力而尝试了类似概念?’
1888年,美国人查尔斯·E·门罗(Charles Edward Munroe)发现了今日聚能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