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的《文心雕龙》将其评为“五言之冠冕”。
1)《西北有高楼》
原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吾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释义:
这是一首感慨知己难遇的诗。从听歌起兴,由于高楼上的哀歌,引起了听歌人的同情和悲伤。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就是说能听出音乐中所表达出来的,演奏者思想感情的人,是很稀少的。
这种缺少知音的悲哀,乃是楼中歌者,和楼外听者所共有的,所以由闻歌而引起情绪的共鸣,是很自然的事。
前四句写歌者所在的高楼,中间写歌声,末四句写听者所感。
译文(参考):
在西北边有高楼,楼上与浮云齐平。
高楼的窗上有交错镂刻的花格子,四周出檐的楼阁有阶梯三重。
楼上传出弹奏和歌唱之声,调子是那样的悲伤。
谁能唱出这样悲伤的曲子呢?莫非唱者像“杞梁妻”那样?
楼上人所奏的是清商曲,声音随风散发,正奏到中间部分反复叹咏。
乐曲一弹三叹,满是失意哀伤之声。
体谅不到歌者的苦痛,但是能有“知音”稀少的感伤。
愿我们如一双鸿鹄展翅高飞,一起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我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了一首现代散文诗。)
注释:
1、“上与浮云齐”句:此句具体写楼高,是夸张手法。
2、疏:镂刻。 交疏:交错镂刻。绮:原是有花纹的丝织品。引申作“花纹”解。
3、阿阁:四周有檐的楼阁。 阶:阶梯。 三重阶:阶有三重。这句意思言其高。
4、杞梁妻:相传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殖,字梁,战死,妻痛哭十日后自杀。
5、清商:乐曲名。
6、叹:就是和声。
7、知音:相传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琴。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子期感到峨峨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子期便悟到洋洋若河。子期死后伯牙就不弹琴,因再没有知音了,后世才称彼此知心叫知音,引申作知己。
8、鸿鹄:善飞的大鸟。 鸿鹄高飞:含有追求理想的意思。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