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里带着担忧:
“前日柳家的人来拜访,说想让侄子补个太学博士的缺。”
韩瑗没抬头,只是在公文上批复着 “按例察举”,墨汁透过纸背,在案上洇出小小的黑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来济的书房里,幼子正临摹他写的《起居注》。
“阿耶,‘贞观十九年’的‘观’字,您为何少写了一笔?”
孩子指着纸上的字问。
来济放下手中的狼毫,看着那缺笔的字,忽然想起当年太宗皇帝驾崩,自己为避圣讳,特意将 “观” 字少写一笔,这习惯竟保持了十余年。
“等你长大了就懂了。”
他揉了揉孩子的头,案上的烛火跳了跳,把父子俩的影子投在墙上,忽长忽短。
到了中旬,中书省和门下省开始合署办公。
来济草拟的《均田令》修订稿送到韩瑗案前,上面用小楷注着 “狭乡授田减宽乡之半”。
韩瑗拿着稿在灯下核对,发现关内道的授田数额算错了,便用朱笔改过来,旁边批注 “应依武德七年令,每丁百亩”。次日来济看到批注,笑着对属吏说:
“韩公这双眼睛,比当年在弘文馆校书时还亮。”
一日散朝后,两人在月华门外相遇。
韩瑗手里拿着份河西节度使的奏报,说吐谷浑又在边境骚扰,来济正要去政事堂商议此事,便停下脚步:
“此事需速派使者安抚,莫要酿成大战。”
韩瑗点头:
“我已让门下省拟了安抚诏,用玺后便可发出。”
风卷着沙尘吹过,两人的朝服下摆都被掀起,露出里面打了补丁的衬袍
韩瑗的是洗得发白的麻布,来济的则缀着块青色的补丁,那是去年在麟德殿议事时,被案角勾破后补的。
喜欢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