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的营帐中,烛火摇曳不定,昏黄的光在粗糙的毡帐上投下暧昧的影子。赵括独坐案前,手中握着一块软布,正专注地擦拭父亲赵奢留下的青铜剑。剑身寒光闪烁,“马服” 二字历经岁月摩挲与战火洗礼,依然醒目,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赵家往昔的荣耀与沉重的使命。每一下擦拭,赵括的动作都沉稳而轻柔,仿佛在与先辈对话,汲取着力量。
忽然,营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信使猛地撩开帐帘,快步走入。他神色慌张,手中紧握着一份密诏,诏书上的朱砂字迹在昏黄烛光下,竟晕染出几分狰狞血痕的模样。信使双手微微颤抖着,将密诏呈上,声音不自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武安君,大王严令七日内必须发起总攻。” 他偷偷瞥向赵括,只见主将擦拭剑身的动作陡然一顿,剑穗上的铜铃发出细微的 “叮当” 声,在这寂静的营帐内格外突兀,仿佛是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奏响的序曲。
赵括缓缓抬起头,目光锐利如鹰,接过密诏。他心里清楚,这绝非仅仅是一道简单的催战令,背后是范雎那老谋深算的反间计又一次狠狠的重击。近来,邯郸城内 “赵括怯战通敌” 的传言甚嚣尘上,如汹涌的暗流,不断冲击着他的声誉与军心。这些流言像无形的利刃,悄然刺向他的心脏,每一句都让他感到刺痛与愤懑。但赵括深知,此时必须冷静,他深吸一口气,将剑缓缓收入鞘中,动作沉稳且缓慢,好似在借助这个过程整理自己纷杂的思绪。
军帐外,狂风呼啸,风声凄厉,仿若在为这场迫在眉睫的危机低声伴奏。赵括很快召集众将议事。将领们鱼贯而入,他注意到陷阵司马的甲胄上,还残留着前日战斗的斑驳血迹,那些暗红色的痕迹,宛如一枚枚特殊的勋章,见证着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却也无声地暗示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副将们三三两两交头接耳,眼神中满是不安与疑惑,他们的目光不时投向赵括,显然都在焦急等待主将做出决策,因为这个决定,将如天平上的关键砝码,直接关乎赵军的生死存亡。
“诸位可知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时,朝堂上遭遇了何等强烈的反对声浪?” 赵括的声音骤然响起,打破了帐内的沉闷寂静。他起身,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到悬挂在营帐一侧的巨大地图前,手指轻轻划过赵国的边境线,动作轻柔,仿佛在深情抚摸这片饱经战火蹂躏的土地。“肥义、楼缓等一众老臣,联名向武灵王进谏,称‘易古之道,逆人之心’,妄图阻止改革。可最终的结果如何?” 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帐内众人,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不移的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